
天津一中滨海学校2024-2025-2 学期 期中考试 七年级 历史学科检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正式创立“这一制度”的是( ) A. 刘邦 B. 刘秀 C. 杨坚 D. 杨广 2.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3.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 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 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4.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 ) A. 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B. 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5.2024年5月,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公众举办一场展览。该展览共分为“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凡夫一面李世民”四个部分。与之相关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6.七年级1班排演历史剧《贞观之治》,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他扮演的名臣是( ) A. 姚崇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魏征 7.《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分散宰相权力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集权 8.“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 文化发展 B. 经济繁荣 C. 社会安定 D. 风气开放 9.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乐器》中写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他在诗中赞美的是哪种瓷器 () A. 唐三彩 B. 青瓷 C. 白瓷 D. 青花瓷 10.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其建筑布局被诗人描述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座城市是( ) A. 隋东都洛阳 B. 唐长安城 C. 北宋开封 D. 元大都 11.“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 黄巢起义 B. 安史之乱 C. 唐朝灭亡 D. 北宋建立 1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 A. 冲击了唐朝统治 B. 推翻了唐朝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3.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 唐末农民战争 B. 朋党之争 C. 宦官专权 D. 藩镇割据 14、诚如陈寅恪所言:“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唐朝的著名将领中,有很多都是番将,如史大奈,本西突特勒人;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执失思力,突厥酋长。他们皆受唐太宗重用,战功卓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少数民族能征善战 C. 唐朝国力强盛 D. 唐朝尚武风气盛行 15.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A. 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 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 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