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远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半期学情调研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宛如昙花般的存在”。这反映了隋王朝的特点是 A.经济繁荣 B.政权并立 C.短暂繁荣 D.崇尚节俭 2.下表格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A.政治的腐败 B.经济的发展 C.兴盛的原因 D.中外的交流 3.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 ) A.减省刑法,并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负担 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C.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权 D.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 4.右面是《649-760年唐朝人口统计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649-755年唐朝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B.唐太宗时期唐朝人口数量达到最多 C.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利于唐朝人口增长 D.755-760年人口锐减是因为安史之乱 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诗句反映中外交往的是( ) A.剑外忽传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公元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公元907年是 A.公元9世纪初期 B.公元9世纪后期 C.公元10世纪初期 D.公元10世纪后期 7.右图形势出现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藩镇割据 B.重文轻武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 8.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9.“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宋太宗 D.宋太祖 10.唐人陈陶在《陇西行》中说:“自从贵主(指文成公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 A.使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 B.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C.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D.使唐蕃订立了友好盟约 11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外戚专权 B.藩镇割据 C.武将专权 D.崇文抑武 12.《文献通考》记载: “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加剧土地兼并 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增强军事力量 13.某同学制作有关辽和西夏知识点的表格,其中①②③依次填写的内容应是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辽 ① ③ 上京 10世纪初 西夏 ② 元昊 兴庆 11世纪前期 A.党项、契丹、完颜阿骨打 B.契丹、党项、耶律阿保机 C.蒙古、契丹、耶律阿保机 D.契丹、党项、完颜阿骨打 14.宋辽、宋夏和议后在边界开设“榷场”,官府和商人在此进行商品交换,互通有无。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这说明榷场的设立 A.扩大了宋朝统治区域 B.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 C.改变了政权并立局面 D.加强了宋辽经济联系 15.示意图能够化繁为简,帮助我们快速梳理和掌握纷繁芜杂的历史知识。如图示意图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B. C. D. 16.“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此史料认为辽、金民族政权能够长期与宋朝并存的理由是 A.中原王朝的软弱 B.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英勇善战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