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8014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94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学期,答案,试卷,历史,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581年,杨坚夺取陈朝政权,建立隋朝 B.隋文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巩固统治 C.隋场帝时最早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D.618年隋杨帝被杀,隋朝灭亡 2、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入隋,在向隋场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日本遣使入隋并“敬白西皇帝”是为了 A.学习唐朝典章制度 B.学习唐朝先进科技 C、传播和弘扬佛法 D.学习隋朝制度文化 3、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隋朝确立的这一制度“把取土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统一助成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推动了教育发展 D.扩大了选官范围 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A.国家统一的条件 B.政治制度的创新 C.商业发展的水平 D.财政经济的状况 5、《贞观政要·政体》中记载:“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图围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贞观年间 A.农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B.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景象 C.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对外贸易达到鼎盛时期 6、他为人行止端方,耿直倔强。敢于直言不讳,说他是唐朝第一谏臣堪称实至名归。这个“他”是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姚崇 7、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说到,有人拿白诗的写本和印本在街头叫卖或换取酒茶;唐文宗太和年间,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由此可见当时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B.雕版印刷出现及发展 C.活字印刷开始出现 D.天文历法已趋完善 8、唐朝与各民族交往中,和唐玄宗有关的是 ① 同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② 封回纶首领为怀仁可汗③ 封袜羯首领为渤海郡王④ 封南沼首领为云南王。 A.① ② ④ B.① ③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9、读图,下列选项中,与下示知识结构图最符合的主标题是 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宋朝繁华的都市生活 C.唐朝突出的科技成就 D.宋朝经济的繁荣 10.唐朝曾经向世人展示了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是,最后盛极而衰,走向灭亡。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唐末黄巢起义的爆发 C.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D.五代十国的出现 11.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唐代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求婚情景的名画是 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步载图》 D.《韩熙载夜宴图》 12、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十国指南方的十个政权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C.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D.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13、下表为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三位皇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支表,从下表可以反映出王安石在1069年进行变法的背景是 A.中央集权加强B.财政危机加重 C.提倡“崇文抑武” 14、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等。下列文物能为“信息革命”提供依据的是 15、“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知州)举动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唐朝三省六部 B.隋唐的科举制 C.宋朝的通判 D.宋朝的枢密院 16、下图是陈列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一组宋代陶俑,从左至右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拿着元宝的商人,其中中间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宋代手工技艺的水平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