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8756

2025届中考历史预热模拟卷 【海南专用】 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790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届,中考,历史,预热,模拟,海南
  • cover
2025届中考历史预热模拟卷 【海南专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其可用于佐证( )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2.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3.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这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 ) 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 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 4.据记载,北宋末年的开封有以说三国故事而知名的艺人霍四究,还有说五代故事的艺人尹常。南宋临安以讲小说出名的艺人有蔡和等五十二人之多。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A.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B.主要文学形式是词 C.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5.张学良作诗歌颂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英雄:“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里的“英雄”( ) A.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贡献 B.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 C.驱逐了荷兰的殖民侵略者 D.促使国家大一统的实现 6.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经济价值,并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 A.关注科学理论 B.得到百姓的支持 C.重视数据分析 D.注重实践与总结 7.晚清时期,有西方学者在一次事件后说道:“中国败在了一个受它蔑视的邻国手里,这种战败的屈辱要比它1860年失败的屈辱强烈得多。它见证了采纳西方的方法如何使一个东方小国的人民具有了不可抵御的力量。”这次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戊戌变法 8.陈独秀认为:“儒教孔道不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有救治之法。”为“救治”中国,陈独秀呼吁( ) A.推翻君主专制 B.复兴儒家思想 C.发动国民革命 D.进行思想变革 9.由于秋收起义作战失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背弃了革命,为此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体现的精神是( ) A.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举国同心、尊重科学 D.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10.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打破了敌人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进行封锁的计划……同时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1.每周一的清晨,我们总会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看国旗在校园的上空缓缓升起。下列成语最能体现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深刻用意的是( ) A.居安思危 B.义无反顾 C.承前启后 D.继往开来 1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1952—1957年,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当时东北三省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动( ) A.支援了工业化建设 B.适应了土地改革的需要 C.加快了农业集体化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 A.装备日趋完善 B.维护世界和平 C.防御体系健全 D.守护国土安全 14.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