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9309

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92651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部,清朝,视频,PPT+,30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7课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通过研读史料、历史图片,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认识明朝面临的统治危机、灭亡的根本原因以及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了解张居正为拯救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2.借助时间轴、历史地图,了解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分析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的原因。 3.通过梳理明亡清兴的历史过程,理解清军入关是历史的必然,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在危机和竞争中生存。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一) 观看视频:认识一下明朝的“奇葩”皇帝们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深度肥宅爱好者” ———20年不上朝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红丸案的一月天子” ———即位一月嗑药而亡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深度高达手办热爱者” ———名气仅次于鲁班的工匠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 “生性多疑,错杀袁崇焕” ———(1611年—1644年) ①皇帝:明代中后期,皇帝大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材料1: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愈演愈烈,英宗时期的王振、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都权倾朝野,排斥异己。朝廷内外派系林立、纷争不已,浙党、齐党、宣党等争权夺利。 ———《中国古代史》 ②当时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1.政治腐败表现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政治腐败对社会有何影响? ①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盘剥民众 周臣《流民图》 材料: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豫变纪略》 2.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②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万历年间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1倾=100亩,博外120亩) 天启年间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崇祯年间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明清史料》甲编 2.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对社会有何影响? 地方 土地兼并 张居正改革 导致 加速 中央 朝政腐败 财政危机 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流民遍野 社会动荡 2.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对社会有何影响? 时间 措施 经济 政治 军事 结果 万历初年(明神宗) 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 整顿吏治 巩固边防 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含义: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意义: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张居正,湖北荆州人,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面对政治混乱局面,张居正整顿吏治,赏罚分明,使得朝廷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明史》对他的评价是:“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3.张居正改革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材料5:十年内海寓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作用:明朝国力得到很大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3.张居正改革 通过无锡东林书院可以感受到当时士人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顾宪成(1550—1612年) 关注现实生活,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明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