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1719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9422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7张,课件,巩固,国家,4课
  • cover
(课件网) 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马踏飞燕 汉武帝 刘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使学生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阶段特征】 政治:两汉专制集权制度确立并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汉承秦制并不断 发展;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外戚宦官交替执政,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采取加强经济统治的措施;东汉光武帝开创光武 中兴盛世;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文化: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两汉的史学文学科技等成就。 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一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建立 汉初指导思想———黄老思想” 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乘牛车。上(刘邦)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 ———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选择原因: 1.现实原因:汉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2.前朝教训:秦朝刑法严苛,征发繁重。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政治措施: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 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文景之治”: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材料: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地方:郡国并行制 ———兼采“周秦之制” 1.汉初继承了秦朝哪些政治制度 2.与秦朝相比,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损益变化是什么?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何为“郡国并行制”?它又会对汉初的政治产生什么影响呢? 材料: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影响力,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目的:巩固新生政权 王国: 42郡 中央: 15郡 缺陷: 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武力削藩不可取?汉朝应该怎么办? 材料: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汉书 主父偃传》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前141-前87),西汉王朝的统治政策由无为转向有为。由于社会在复苏、繁荣的同时也趋于复杂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王国问题,丞相权重、豪强兼并土地、富商大贾威胁国家利益、匈奴威胁等。 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