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1738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89906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国家,出路,探索,列强,侵略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第16课 统编版|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时空坐标 01 02 03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与甲午战争 目录 CONTENTS 04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 部分 壹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过程 革命纲领 天国之亡 1、背景 一、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 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3 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探究:阅读材料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 1 2 材料四 洪秀全(1814—1864)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在第三次科举落榜后,他无意中得到了《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1、背景 4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且参加民众日益增多 洪秀全 探究:阅读材料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爆发 一、太平天国运动 2、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 1 2 4 4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 定都天京 1855年 1856年 北伐西征 天京变乱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 正式建立政权 军事上达到鼎盛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重建核心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革命纲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 2 4 4 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产品: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圣库制度) 分配:“无处不均匀”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反应农民追求社会平均的理想。 绝对平均主义,隅于小农经济。(空想性与落后性) 政治上: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保护私有财产; 思想上:开设新式学堂等; 外交上: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本质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没有反应农民阶级最迫切的需求,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资政新篇》书影 一、太平天国运动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革命纲领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同点 经济主张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小农经济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未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相同点 都具有反封建的历史作用,有鲜明的革命性;都缺乏实行的社会条件,具有空想性;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本质区别 1.《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一切私有财产,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2.《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存在,提倡发展资本主义 3.《天朝田亩制度》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纲领,而《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 二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