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全真模拟3 语文学科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书法的优美源自汉宇的优美。中国书法经典碑帖,无一不是对历代社会审美取向和书者自我怡 情的生动演绎。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即讲:“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中国书法亦讲究境界,它是自然之境、精神之境、艺术之境。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 书法必是高境界的作品。清代书家包世臣说:“书道妙在性情”。鉴赏书法,在细察作品的字法、 笔法、章法等外表形式的同时,更注重从整体上品味其意境、格调、神韵,特别是体悟生命之力量, 以及丰富、真挚的情感和深速、厚重的文化内涵。从一个侧面讲,书法艺术就是个性风格与线条拉 巧的结合体。书之妙品,神采为上。但要达到这种境界,难乎其难。因为除了日复一日地习练之外, 还需要广博的学识和修养。块乏这方面的支撑,即使技巧娴熟,也很难如愿。古之有成就的书家, 无一不是技巧与学养兼修的。这些看似溢于字外,其实却含于字中。由此,人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同 一字体会演化出风格韵味、神采气质各不相同的书体。 真正的书法精品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检验的,因为其将优秀传统与时代气息结合起来,将艺术 美感与真情实感融合起来了。当然,我们主张继承传统,并非苛求照葫芦画瓢、复制古人的体税样 式,而是抓住本质、得其神韵,然后自成风格。我们讲求时代气息,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审美情趣、 人文精神。书法不仅要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承我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的沉淀。 书法也可称之为书道,而道是书法的深刻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书法的另一种称谓。先秦时 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自然”这个理念,其主要为了阐明“道”。他主张道法自然。而 书法之道,也在于追求自然。书者自然天成,观者心旷神怡。 明代董其昌曰:“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我们在书法创作中,不能仅重 视线条、造型,因为这都是人为的,具有局限性,未能达到自然发挥的状态。如果书者心悟于至道, 则书契于无为。正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书法之道,为而立德。得道的审美就能表现出很高 2 的境界。因为“道”代表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能遵循这个规律,就具备了“德”的品行。正如古 人所云:有意于佳而衰,无意于佳乃佳。唐代书家虞世南认为,书法的好与不好,法度技法固然重 要,而心境和立意更加重要。道生之,德蓄之。从而证明了立德、行道对于书法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李玉赋《论中国书法的审美和神韵》) 材料二: 参观当今书法展时,感觉满展厅的作品都是技法的堆砌而缺乏书家自身的精神内涵,因此有人 称当今书法走进了“炫技”时代。何谓“按技”?主要是当下书法作者在创作时一味追求技法的丰 富性,在笔力运用、笔锋转换、运笔速度及转折提按等运笔动作中追求精湛绝伦,在墨色、字形、 幸法甚至形式上也追求完美放果,这些丰富的技能是书法创作必不可少的硬件,甚至可以说,在很 大程度上,精湛的书法技能本身就是书法之美。但是,书法的核心内容不是技法而是书法家的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