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12.技术、工程与社会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7~9年级: ①认识现代技术与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7~9年级:④知道工程需要经历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过程;利用工具制作实物模型,尝试应用科学原理指导制作过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对模型进行有科学依据的迭代改进,最终进行展示。 科学观念:通过文本和图片的阅读,知道金属制造技术的概念和类型,初步形成科学技术可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金属成型技术和铸造技术,归纳两种金属制造技术的内涵与特点。制订铸造金属生肖模型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制作金属生肖模型,掌握成型技术和铸造技术。 态度责任:体会金属制品制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巳经知道金属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七年级下册第5章第1节 里对制造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简单工程制造的经历,但对金属制造这项内容还是缺乏知识和体验。学生要在教师提供的大量图片等素材中对金属制造的类型和特征进行学习,并能够通过设计产品模型来制订制造方案,进行探究实践, 完成物化过程。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我们一起来制造》第一课时“金属制品的制造”,是学生在学习了前一节《走进制造》后要学习的。在七年级上册第5章中,学生对工程与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教材中以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图组引发学生思考,进行金属成型技术的教学,并呈现常见金属铸造技术图组,同时提供一篇《手撕钢》的科学阅读。教材上呈现的图文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对金属制造技术有初步了解,同时呈现我国手撕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 创设情境,设疑铺垫 学习活动 展示:用塑料、金属制作的冰箱 教学活动 阅读文本和图片,思考并归纳 贴、生肖金属挂件、金属印章等物品。 类型及特征 提问:1.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7页内容,思考 2.它们又是如何制造的 金属制造技术的概念及类型。展示教材 学生阅读并讨论得出:金属制造技术是 图5.2-1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思考讨 指把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物品的工艺 论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中利用了哪些 包括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 科学知识,采用了哪些技术。 过程诊断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引入课堂,基于学生学习起点,引发思考。 学校任务② 观察金属成型技术图组,了解并认识成型技术 学习活动 观察金属铸造技术图组,了解 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5.2-2 并认识铸造技术 常见的金属成型技术,思考金属成型 学生阅读教材图5.2-5常见金属铸造 技术的特征。 技术,思考金属铸造技术的内涵及 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出两种金属制造技 特征。 术的特征,并表述反馈。 过程诊断 通过文本、图片等素材的阅读,帮助学生构建金属制造技术的概念及其类型和特征等, 同时学生通过比较与归纳,知道了两种制造技术的区别和常见的实例。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 设计方案,铸造模型 学习活动 铸造金属生肖模型 教学活动 简单过程 器材:锡锑合金(每小组50g)、酒精灯、 介绍三脚架、泥三角、铸铁坩埚、坩埚 火柴、三脚架、泥三角、铸铁坩埚、 钳、金属模具的使用方法,并强调操作 坩埚、坩埚钳、金属模具、生肖印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