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4801

12《祝福》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7854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祝福,课件,3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世间最苦祥林嫂,最毒莫若他你我 ———鲁迅《祝福》 “当村口的狗开始叫时,其他的狗也会跟着叫;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清白也是一种罪过。”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家屋后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视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从来如此,便对么?” “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传甚广。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补充资料:封建思想 1.三从 (1)未嫁从父: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2)既嫁从夫: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 (3)夫死从子: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 2.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1)德: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 (2)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 (3)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 (4)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 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3.三纲(为臣、为子、为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为子、为妻作出表率) (1)君为臣纲:国君是臣子的准则,君不正,臣投他国 (2)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3)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4.五常(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1)忠: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2)孝: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 (3)悌:兄弟手足之间要敬爱兄长,故应悌 (4)忍: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5)善: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5.程朱理学:存天理 灭人欲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解题 “祝福”也叫“谢年”,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流行的一种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按照老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在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三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 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寡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