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题组一 西欧封建社会 1.[2024·山东济宁期中] 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封君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 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层级相对独立 C.严格的等级制 D.相对自由与平等 2.[2024·四川南充月考]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两者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农奴之间有若干层领主,各大中小领主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用。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 ( ) A.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B.实现了中央王权的高度集中 C.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以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 3.[2024·甘肃白银期中] 13—15世纪,在西欧封建庄园内,农民除了从事农业劳作外,还可能被要求从事手工业,为领主提供各种产品。这一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西欧封建庄园( ) A.封建领主租税繁苛 B.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 C.农民没有人身自由 D.以手工业生产为基础 题组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4.[2024·河北沧州开学考试] 12世纪后期,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间发动战争,将英王的诺曼底及安茹并入王室领地。同时积极争取小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支持,大力扩展城市自治权,并且将市政宪章实行到诸侯领地内的城市中。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巩固庄园经济 B.推动城市发展 C.动摇教会地位 D.实现王权强化 5.[2024·云南昆明月考] 法国圣昆坦市曾规定:“农奴一旦进入该市,立即成为自由人……可免除各种封建义务。”英国泰恩河上的新城曾规定:农奴在城内住满一年零一天,那他以后就是一个市民。类似规定曾广泛被其他市镇仿效过。这些规定( ) A.折射出专制王权衰落 B.发挥了城市救济功能 C.践行了人人平等理念 D.体现了城市的自治性 6.“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意在说明中古时期欧洲 ( ) A.基督教会广泛影响西欧社会 B.教会法是唯一的法律依据 C.宗教法庭可以审判一切案件 D.宗教伦理和法律合二为一 题组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 7.[2024·福建泉州月考] 在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大学有来自阿拉伯、波斯、埃塞俄比亚等地的学生;阿拉伯统治者曾组织学者翻译拜占庭书籍。由此可见 ( ) A.文化繁荣成就拜占庭帝国的霸权 B.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拜占庭文化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D.军事扩展成为文明交融的重要途径 8.[2024·贵州遵义月考] 在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的基础上,伊凡四世与僧俗、大贵族协商,颁布新法典。新法典取消了封邑王公的司法特权,在诉讼程序中增加了国家管理机关和司书官僚机构的比重,强化了中央司法机关的作用。此举 ( ) A.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 B.使伊凡四世获得了至尊的权威 C.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 D.排除了宗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9.[2024·湖南衡阳月考] 象征着王权神授的涂油加冕礼到9世纪时成为一项重大的宗教政治礼仪制度。但在1307年,爱德华二世继承英格兰王位一个星期之后才举行加冕礼。爱德华四世继位时,首先接受贵族的宣誓效忠,几个月之后才举行加冕礼。这反映了( ) A.世俗王权的加强 B.教会失去了对皇权的制约 C.王权神授被抛弃 D.西欧的民族国家意识萌发 10.[2024·江苏苏州张家港月考]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手工业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基础,大部分居民是手工业主,这说明城市不是奴隶主的政治中心,封建主的政治中心在农村。”作者意在说明 ( ) A.手工业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