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各文明间的交流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呈现十分有显的闭塞性。全面的文明交流是不可能的,局部文明交流的传播速度也十分缓慢,辐射的强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始于751年,此后经历500余年才从中亚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1276),到1494年才传至英国,但是地理大发现以后,传播速度明显加快。1576 年传至莫斯科,以后很快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在地理大发现以前,大海对于人类交往来说是天堑而非通途。 ———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15世纪,西欧人获得了托勒密的《地理学》。托勒密把世界描述成球体,它被分割成相似的 360 度经度。托勒密认为世界是由三大洲组成的亚洲、非洲、欧洲和两大洋———印度洋和西洋。地图被人物环绕着,这些人物代表着众多气流,这对于航海世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洲的数量上托勒密犯了两个主要的错误:他低估了海洋的面积,认为陆地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并且他错误地把地球大小计算成为真实面积的六分之五大。 ———[美]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 15世纪 16世纪 18世纪 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智慧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 ———《意大利文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陆为中心,海上联系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为划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因为从那时起各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从此各地区都被整合到全球体系中来。 ———《泰晤士世界历史》 1630年,亨里克·洪迪乌斯绘制 展现世界全局的地图--《新世界地理和水文地图》 流动 :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这当中既包括物种交换,也包括商品流动、人口迁移等。其结果既有积极的,比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也有消极的,比如造成战争、疾病和灭绝。 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 商品流动\殖民扩张 变动 : 世界格局的演变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世界人文地理格局\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人类文明格局 一、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历史学者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这个观念。 一、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一)人口迁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