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97547

5.25 ﹡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 (基础+能力)(试题+解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30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25,治水,必躬,同步,练习,基础
  • cover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既不可执一  (      ) (2)非相度不得其情 (      ) (3)远嫌而避怨 (      ) (4)计利而忘义 (      ) (5)势有曲直 (      ) 答案:(1)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2)真实情况 (3)远离 (4)盘算,考虑 (5)文中指河流的形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文: (2)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译文: (3)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译文: (4)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译文: 答案:(1)那么事情就做不成了,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2)并且随同管理的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3)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身体力行,不怕吃苦。 (4)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治水/必躬亲 B.非相度/不得其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解析】选C。应为:昔/海忠介/治河 4.文中“海忠介”即   ,是   (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吴晗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      》。 答案:海瑞 明代 海瑞罢官 5.课内阅读。 (2014·上海普陀期末测试)阅读全文,完成(1)~(4)题。 (1)给下面语句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如 好 逸 而 恶 劳 计 利 而 忘 义 远 嫌 而 避 怨 则 事 不 举 而 水 利 不 兴 矣。 答案: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泥于掌故 (   ) ②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   ) ③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 答案:①拘泥 ②随便,胡乱 ③因此,所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译文: 答案: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要治好水,为官者必须做到哪两点? 答: 答案:躬亲;清廉。 【练能力】 (2013·天津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咸不解其意 (   ) (2)值积雪始晴 (   ) 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答案: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和人物评价能力。本文中的两件事,都是陶侃收集看似无用的东西,加以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的故事。概括时,可采取“收集物品(木屑、竹头)+用———即可。评价人物,需要依据文章中人物的言行,本文中陶侃只做了两件事,都是废品利用的示例,这表明陶侃是一个节俭的人。 答案: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附【译文】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除雪之后仍然一片泥泞,于是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凡公家用竹,就命令把锯下的竹头也收集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