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 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课标要求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制度原则 自学清单 1.了解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3.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4.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 5.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是什么?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解析:(1)类似的成语:聚沙成塔、磨杵成针、持之以恒、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等。 (2)道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探究与分享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有一个官吏从库房中出来,张乖崖看见他鬓角旁的头巾下藏有一文钱。就盘问他,查出钱是从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杖打他。那个官吏说:“一文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能杖打我呢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议题一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注意: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例】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这些东西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特别注意】 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直接同一的。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 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决定着事物质的存在,事物非本质属性不影响事物质的存在。 (1)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1)内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2.量(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 提醒: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数量增减、空间变化都不会影响水的性质 质 量 区别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决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主要方面)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不是直接同一) 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可认识同一事物 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质、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拓展提升:比较质与量 探究提示: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