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6367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共4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日期:2025-05-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59611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 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反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 ③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不变时, 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防微杜渐。 ④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知识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3.分析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精神:知道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掌握矛盾分析法。 公共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检测 P36-43 1.矛盾的含义?两个基本属性?各自含义?关系? 2.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和表现(原理)? 4.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含义和地位?辩证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含义和地位?辩证关系(原理)? 7.两点论和重点论含义?关系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意义? 总议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分议题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 分议题二: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分议题三: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 01 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②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提醒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 ≠ 逻辑矛盾 ≠ 生活中的矛盾 ①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即哲学矛盾无处不在,我们应承认事物的辩证矛盾。 ②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 即逻辑矛盾是人为制造的,具主观性,在思维中我们要避免! ③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是矛盾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⑥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下列是否是哲学上的矛盾? 提醒2: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本身。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例:矛盾双方对立的关系:生对死;存对亡;强对弱; 矛盾双方统一的关系:有生才有死;无弱就无强; ③不能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都存在好与坏两个方面。 提醒2:准确理解“事物内部” ①“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 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②“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但不能认为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世界上的一切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