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6482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课件(共26张PPT+1个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17305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视频,内嵌,PPT+1,2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上一课我们了解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法的历史! 那么,中国近代以前为什么不叫法治国家呢? 小问: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 ②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 ①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②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 任何国家都存在 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 法制和法治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字之差,含义却有了很大的差别。下列对“法制”和“法治”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②法制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③法制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④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孙志刚受审一案说明了什么?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一、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必要性 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重要性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②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如何依法治国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 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 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 不同行为主体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 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行政机关 依法行政 监察委员会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社会和公民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 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 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面 依法治国 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保证、首要原则 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要求:①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 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力量源泉 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