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7922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68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答案
  • cover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默写。(10 分) (1) 古诗词写景抒情方法多样。崔颢《黄鹤楼》中的“ _____, _____” 通过描写原野和长江中小洲的景色,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杜甫《春望》中的“_____, _____”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写出国破家亡之痛; 欧阳修《采桑子》中的“_____, _____”巧设比喻, 表现了作者身处湖光波影中的陶醉。 (2)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志向。陶渊明《饮酒》(其五) 中的“_____ _____”两句, 传达出作者向往自然, 希望远离官场的心志与追求; 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 _____”两句, 倾诉了作者空有才华的苦闷和不甘。 2. 班级组织“《骆驼祥子》《红岩》联读”活动, 小徽同学从“相似型人物”角度摘录内容并圈点批注。请你完成小题。(12 分) 【摘录一】 _____ 也就是十二三岁, 脸上挺瘦, 身上可是穿得很圆, 鼻子冻得通红, 挂着两条白鼻涕, 耳朵上dài 着一对破耳帽儿。立在老者的身旁, 右手接过包子来, 左手又自动的拿起来一个, 一个上咬了一口。 …… _____ 对着包子点了点头, 吸liu 了一鼻子: “爷爷吃三个吧, 剩下都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批注1: 多懂事啊! 我跟他比, 差太远了! ] 【摘录二】 _____ 是个九岁多的孩子, 头长得很大, 身子却很纤瘦。他身上穿的衣服, 还是两年前妈妈给他缝的, 现在穿起来仍有点嫌大。他太不肯长了, 只像个五六岁的孩子。[批注2: 读这一句时不由得泪目! 唉, 是他“不肯”吗 他没法儿长啊! ] 他的手又薄又小, 脚也只有一点点大, 可是他的头却发育得比较正常, 和身子不相称, 显得异常的大。看见他的人, 都爱摸着他可爱的脑袋, 叫他“_____”, 连爸爸和妈妈也这样叫他。只有一个人, 他的老师黄以声, 才从小就叫他的名字———宋振中。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dài( ) 着 吸liu( ) 纤瘦( ) 相称( ) (2) 【摘录一】空格处应填的名字是_____, 【摘录二】空格处应填的是_____。(2 分) (3) [批注1] 说他“懂事”, 结合名著内容, 说说他的“懂事”表现在哪里。(3 分) _____ (4) 根据整本书阅读和[批注2], 说说他为什么“不肯长”。(3 分) _____ 3. 班级开展以“探寻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 分) (1) 下面是小文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 请你帮他修改。 (4 分)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甲】许多古建筑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且外观精美。那精美的图案, 那美丽的彩绘, 那流畅的线条, 【乙】给人带来壮烈的震撼。流连其间, 令人叹为观止!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序颠倒的语病, 应将“_____”和“_____” 调换位置。(2 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 应将“_____”改为“_____”。(2 分) (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从下列文化遗产中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圈起来) 。(2 分) 古遗址 敦煌壁画 相声 京韵大鼓 (3) 小安对古建筑情有独钟, 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 他对此次活动十分感兴趣, 但他的妈妈担心参加此次活动会影响小安的学习。作为小安的同桌, 请你引用“磨刀不误砍柴工”来劝说小安的妈妈。(3 分) _____ (4) 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 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 请你从文化知识等角度, 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 解说两者之间的联系。(4 分) ①贡院———唯才是举 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_____ 二、阅读(55 分) (一) [2025 安徽亳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22 分) 故乡的夏 任 静 ①初夏的村庄, 像一树梧桐叶子, 悬浮于一片岑寂中, 耐心地等待着清丽嘹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