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A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 分; 共 100 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 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 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还制作乐器琴瑟。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 暑,制作衣裳,制造船只。而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 今 8000—6000 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远古传说( ) A. 都是真实的 B. 蕴含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 C. 完全不可信 D. 可以印证考古发现的真实性 2. 春秋初期,列国对吴国以蛮夷视之;直到春秋晚期,晋国开始拉拢吴国抗楚,吴国才 真正进入中原人的视野,列国也逐渐承认其诸夏的身份。这表明,春秋争霸战争( ) A. 导致了政局动荡 B. 造就了文化繁荣 C. 推动了民族认同 D. 削弱了周王威信 3.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 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 A. 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 B. 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D. 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4. 唐太宗指出:“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唐玄宗强调:“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纺 织)害则寒之原也。”他们都强调( ) A. 民贵君轻 B. 轻徭薄赋 C. 以农为本 D. 重农抑商 八年级历史试题 第 1页 (共 8页) 5.下图是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 辽、金、元 B. 金、元、辽 C. 元、辽、金 D. 辽、元、金 6. 戚继光《止止堂集·凯歌》如下:“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 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 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军歌表现了( ) A. 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的凛然正气 B. 勇于钻研,顽强进取的担当精神 C. 廉洁自律,厚以待人的宽仁品质 D. 同仇敌忾,誓死卫国的坚强意志 7.阅读分析下列思维导图,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早期探索 B. 近代追求独立民主的过程 C. 近代边疆危机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8.近代以来,报纸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同学们在查找历史资料时发现 1895 年 5 月 15 日的《申报》上刊登了以下内容:“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 众志成城,有死无二。”据此,同学们可以开展的讨论话题是( ) A.《南京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进行三元里抗英斗争 B.《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割让大片领土给俄国 C.《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地进行抗日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9.2025 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 100 周年。下列事迹与孙中山 直接相关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之一 B.成立兴中会与阐发三民主义 C.与梁启超等进行戊戌变法 D.领导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 10.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 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 A. 魏源 B. 张之洞 C. 张謇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