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句名篇默写常考考点 预测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备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老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引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激励同学们要善始善终,不要半途而废。 (2)我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要时常向古人学习,正确看待得失荣辱,正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 (3)黛玉用《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悲泣春花,古诗词中不乏含“花”字抒发悲情的佳句,如“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语文课上,小李借助DeepSeek展现了一次新颖的课前话题分享,老师让他跟同学们交流“话题分享”的成功经验,他使用了《劝学》中的“ , ”两句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2)登山途中,小刚行至幽深高峻处,听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仿佛引发周边事物的震荡,顿觉险要,他想到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 , ”。 (3)古人会从容颜的改变中感叹时间的流逝,头发尤为明显,这样的情感抒发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苏轼《赤壁赋》 一句生动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生物相融相生的亲密关系,《李凭箜篌引》 一句则突显了自然生物蓬勃的生命力。 (2)李白善用夸张手法,如《蜀道难》中 一句使用夸张手法,正面描写山之高峻。《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正面极言天姥山之高大。 (3)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往往是所绘之景的动态、静态相互映衬,如 , 就使用了此手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纪念全民族抗战胜利8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引用《六国论》指出:面对侵略势力,妥协退让只会进一步助长其野心,正如苏洵所言“ , ”。 (2)小刚2024年冬日登至泰山日观峰顶,见夕阳下远山色彩斑斓,低伏如躬,便用姚鼐《登泰山记》中“ , ”形容所见。 (3)“干戈”“烽火”在古诗文中常用来借代战争,前者如“ ”,后者如“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代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如杜甫《登岳阳楼》就以“ , ”两句盛赞了洞庭湖的恢宏气象。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较为谦逊,完全可以胜任更重要工作的句子是“ , ”。 (3)“春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有关“春江”的名句,如 “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看到空中盘旋的飞鸟,刚入职某公司的小丁不禁想到了用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来描述自己之前求职时的彷徨之情。 (2)唐教授在一次讲座中借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 ”两句来论证培养人才应该顺应“本性”的观点。 (3)“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文人常用其来寓意游子旅居的孤独、归家的期盼等,比如“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望海潮》中,“ , ”两句通过有代表性的花种表现杭州的四时风光。 (2)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虞美人》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屈原开辟了“香草美人”意象的传统,在《离骚(节选)》中运用“香草”意象的诗句是“ ”,运用“美人”意象的诗句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深秋时节,看到衰草萎茸、木叶飘飞,小华深感时光宝贵,韶华易逝,不禁吟出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 。” (2)王老师教导学生,不要总是觉着自己不如老师,老师也有一些地方不如学生,并引用韩愈《师说》中的文句“ , ”指出了其中原因。 (3)古代诗人经常通过听者角度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