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考试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n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小 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传统的儒家教育明确地把“乐”作为“六艺”教育的一部分,使人们在“乐”的熏陶和洗礼中不 断巩固其主流和统一的价值观、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社会文化体系。始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n 岸 叶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周代大约五百年间的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孔子 称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说明了《诗经》在孔子时期的儒家正统教育中的 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诗经》通过诗、乐结合的方式,打开了人类听觉的审美之门。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应该是当时的歌词集而已,由于当时的记端 问题和传承断代,古代诗歌的音乐表演形式并没有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使得今人所见的《诗 经》其实只是这部诗歌总集的文字部分。这一说法,我们也可以从《诗经》的写作手法上得到 如 验证。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基本写作手法。赋,即平铺直叙,我们在古文中常见的就是直接 叙事。比,即比方,有时拟人,有时拟物,有时拟事;有的明喻,有的暗喻,这种写作手法增加了古 诗文中所描写对象的神秘感和抽象性,也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兴则在古文中起到调 节韵律,营造一种上下文层层递进的氛围感的作用。加之《诗经》在语言上多用四言句和语气助 常 词,使今人在朗诵时,更有歌唱的韵味。 另一方面,《尚书·舜典》中记载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 诗词都是可以歌唱或吟唱的;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诗乐思想上的“诗乐相达”和“诗乐异理同功” 的学术观点也印证了《诗经》是具有歌唱属性的乐诗;明代音乐家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明确记 录了关于《诗经》各个不同部分的调式调性。诗歌通过诗、乐结合的方式,达到语言文学和音乐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