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9224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62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重庆市,次月,答案,试卷,语文,第二
  • cover
高2026级第四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于艺术学而言,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学学科的研究积累和学科建设经过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到2022年,设置了包括艺术学理论与应用艺术学在内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并赋予西方意义上的“艺术学”以新的中国式内涵,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充分彰显了我国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体系,需要在明确中国艺术学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的同时,揭示其中的规律、路径与独特发展模式,从而完成中国艺术学的合法性论证与学科建构。中国艺术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路径,可以概括为“横向取法”,从而区别于其他西方舶来学科在中国发展建设中的“纵向取法”。所谓“纵向取法”,就是指在同一门学科内部向西方借鉴、取经。所谓“横向取法”,就是指这门学科中国有、西方没有,或者中国与西方的发展程度相差不大,或同样为新兴学科,或西方国家虽有这门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重点发展,造成同样弱小的局面,此时便不适用向西方借鉴的“纵向取法”,而需要转向其他成熟的兄弟学科吸收养分。艺术学理论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我们通过发挥自主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将其建制化、规模化、本土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主体性的艺术学话语体系,需要从作为学术概念体系的话语本身着手,最终也落实为进行学术交流的话语表述。哲学社会科学所说的“话语”,主要包括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学术话语、国际传播话语四部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把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国际传播话语截然分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在很多领域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规则,体现了新中国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祝帅《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 材料二: 中国古人坚持整体性思维与诗性表达,以“神、妙、能、具”表达对于艺术品级的认识,以“雄浑”等语言传递对文本风格的认识,以“胆、识、力”等形容创作之体的才能,以“淡、清、逸”等指称人的体态气质之美。中国人在意象上追求情景交融,在布局上追求虚实相生,在意蕴上崇尚“外”与“远”之旨。基于此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体系特征:概念内涵的外溢性概念间关系的交叉性与互动性、概念与感性直观的互证性、结构的虚实相生性、审美的体悟性等。如此中国为学术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无形”特征的开放性体系观.故构建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基本体系观当先“破”后“立”,“立足中国借鉴西方”。 新时代,在文化建设中,相关的学术命题、思想观点、标准与话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还不太相称。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对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认识,还须基于对体系多元性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并不存在超越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同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