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9306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7063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课,朝前,中期,鼎盛,危机,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清朝奏折制度、军机处的运行、职能及特征,理解其发展对盛世的积极意义,同时感受其发展之下的隐忧,辩证认识清朝专制统治的影响。 时空坐标 郑成功 收复台湾 1662年 设台湾府 1684年 中俄签订 《尼布楚条约》 1689年 东北地区 开始派遣 驻藏大臣 1727年 西藏 击败 准噶尔 1757年 蒙古 设伊犁 将军 1762年 新疆 衰象 更为明显 嘉道年间 康熙 雍正 乾隆 康乾盛世 目录 Part One.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Part Two. 疆域的奠定 Part Three. 统治危机的初显 Part Four. 习题检测 Part One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最后的帝国辉煌———康乾盛世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清代自康熙中期至清末,二百余年间之内政、外交、军事、文化、财政等一切机密要务,乃至皇帝与各具奏人的私人交情,密折内都有反映。如此广博、繁杂的密折内容,无疑给皇帝开辟了广泛的情报来源,广其耳目,增其见闻,洞悉庶务,使其虽身居九重大内,却能及时且较真实地了解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以及各地风土人情和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而且使百官互相监视,彼此牵制,故人人心存戒心,惟恐道人暗中揭发,一般不敢为所欲为,极有利于皇帝个人独裁专制。 ———摘编自刘融《清王朝的朱批密折制述论》 【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奏折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康熙1661-1772 特点:迅速、机密 作用: ①便于君主广泛、直接获取信息,加强君主专制; ②提高决策效率; ③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一)奏折制度 雍正奏折批示示意图(部分) 便于联络臣子感情,使其更加效忠朝廷。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一共批阅奏折将近5万件,每天最多会写下一万多字的批语,有时批语比奏折本身的字数还要多。这样的勤勉为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作用:便于联络臣子感情,使其更加效忠朝廷。 雍正给兵部尚书石文焯批折: 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雍正给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批折: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上对天地神明。尔用心爱我之处,朕皆都体会得到。 (一)奏折制度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中枢机构的演变 顶峰?僵化? 材料 世宗时,因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后遂相沿未撤。从此以后,机要的事务都归军机,唯寻常本章,乃归内阁。军机处之权就超出内阁之上了。六部长官都满汉并置。而吏、户、兵、刑四部,尚侍之上,又有管部大臣,以致互相牵制,事权不一。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简史》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内阁 三足鼎立 (康熙) (二)设立军机处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中枢机构的特点:军机处与内阁并置;军机处参与决策,内阁成为文书机关;中枢长官满汉并置;机构重叠,事权不一。 北京故宫平面图(局部) 军机处 养心殿 内阁 皇帝 内阁 军机大臣 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南书房(康熙) 军机处(雍正) 办理一般事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乾清宫 (二)设立军机处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秦朝 西汉 隋唐 宋 明清 确立 三公九卿制 巩固 中外朝制 发展 一省两院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元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演变过程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材料1:盖本朝谕旨诰命......然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