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1136

3.2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同步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189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时,分解,同步,学案,答案
  • cover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1.水的分解 表达式:+。 现  象: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气体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后,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此气体是    。 结  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易错易淆: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2.分解反应 定  义:由    物质生成    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表达式:AB+C+……(一变多)。  探究一 电解水的实验分析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快;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 【点悟】 题目通常会给出电解水的装置图,解题时要仔细观察,弄清哪个接电源的正极,哪个接电源的负极,两支试管中生成的气体谁多谁少,然后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来解答。  探究二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如图所示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成原子 B.过程Ⅰ、Ⅱ表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示意图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 【点悟】 通过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能更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探究三 分解反应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点悟】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来判断反应是否属于分解反应。  1.下面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2024·淄博]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B.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实验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2.[2024·德阳]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电过程中,观察到b中液面下降 B.a和c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均为排水法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 D.通过水通电生成的两种物质可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下图是水在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物质是乙 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均不变 D.该实验说明了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4.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