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反应原理: (H2O2H2O+O2),反应中,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催化剂: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作催化剂。 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两不变”。“一变”指催化剂可以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和 都不变。 2.选择气体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由 的状态和 条件决定。 (1)固体+液体→气体,且不加热。 (2)固体+固体→气体,需加热。 3.选择气体收集装置 选择依据:由 的性质(主要是 和 )决定。 常用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1)如果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选择排水法。若收集有毒的气体,则应选择排水法。 (2)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3)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 其他装置: (1)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进入。 (2)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 (3)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应先将瓶中装满水,气体从 端进入,水从 端排出。 易错易淆: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放在集气瓶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且接近底部。 @归类探究 探究一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2024·苏州]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MnO2和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探究二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4)能用装置C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若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确定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所需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用途 D.气体的密度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一氧化氮(N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3.[2024·西藏改编]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常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生氧剂,反应原理如下: ①Na2O2+CO2Na2CO3+O2 ②Na2O2+H2ONaOH+O2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选B作发生装置,则反应原理是 (填“①”或“②”)。 (2)能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3)实验室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