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和 道德与法治科目同场分卷),考试形式为闭卷笔答。本试题卷为历史部分,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 的规定位置。 2.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一律无效。 4.答题卡不能折叠、污染、穿孔、撕破。不准使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各项事件中,有关治水的故事几千年来传诵不息。开凿河渠,流导洪 水入海,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人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允许各王国“推私恩,分子弟邑”,把王国的领地割裂成许 多侯国,以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这一举措为 A.休养生息政策 B.“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盐铁专卖 3.在东汉末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性战役中,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采用 火攻之计,取得了以弱胜强的胜利。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唐朝时,扬州僧人为赴日本传授佛教戒律,出行五次皆遇风涛折回,第六次最终成行。该 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凿空 B.玄类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远航 5.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鼓励民间开垦荒田,兴修水利,法令推行六七年后,全国共兴修较 大的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土地三千六百多万亩。王安石实施的这一措施为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保甲法 D.募役法 1 6.清朝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下列组图能集中反映出 清朝有效管辖的边疆地区是 五世达赖觊见顺治皇帝图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金奔巴瓶 A.新疆 B.台湾 C.蒙古 D.西藏 7.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史实属于这一时期商业 领域“新现象”的是 A.城市中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 B.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C.江南地区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开始出现 8.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入据圆明园,大肆抢掠,纵火焚烧。近人戴启文对此曾撰《圆明 园词》云:“花开花落自荣悴…仓皇一炬烟尘昏。”这一焚园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 、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下列对洋务运动解释正确的是 A.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B.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它尚未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10.《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至北京,全国舆论哗然。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8省在京会试举 人上呈“万言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轰动京城。这一事件史称 A.殿试献策 B.诏定国是 C.公车上书 D.策划勤王 11.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众群体,义和团以血肉搏枪炮的气概显示了顽强的民族精神。在义和 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有 A.均田免赋 B.扶清灭洋 C.驱除鞑虏 D.打倒列强 12.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武装起义,它是在极 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中国革命的壮举。该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