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年 级:高一 学 科:高中历史(统编版)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三、中国军民的捍卫———边疆危机与 甲午中日战争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加剧 鸦片战争 1840年 1851年 《南京条约》 1842年 金田起义 1858年 《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天京陷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思考1: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背景。 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本原因:吏治腐败,大肆搜刮人民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困难 个人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主张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主张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思考2:太平天国提出怎样的方案? 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写了那么多的《幼学诗》、《天父诗》,宣扬了什么呢?一是君权神授。二是三纲五常 。……在这里,天国的尊卑体制比”清妖”的尊卑体制更多一点霸道和蛮气。……小农向往的平等,但又常常造成不平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影响: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思考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直接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地位: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鸦片战争 1840年 1851年 《南京条约》 1842年 金田起义 1858年 《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天京陷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内忧 外患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1:根据时间轴指出洋务运动的背景。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部分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的船坚炮利。 口号 目的 结果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2、从学习聚焦中找出洋务运动的口号、目的和结果 探究一: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概念解析: 近代化和现代化都源于英文单词“modernization”,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主要标志包括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思考:洋务运动主要体现了现代化的哪一方面?如何体现的?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炮房 1865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美商旗记铁厂。他也将这座能够修造轮船枪炮的工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所炮局合并,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产品:一是枪支。二是大炮。三是弹药。四是钢铁。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发展军工业;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1878年8月,开平矿务局正式开办。开平矿务局“虽系官督商办”,但着重采取商办企业经营方式,开办后一面招股,一面钻井。1878年只募股金20余万两,直到1882年才募足百万两。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引进了西方新的商业经营形式(民用股份制企业的出现)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开平煤矿 ②近代民用工业(求富) 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北洋舰队 ③建立新式海军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①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