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2060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3) 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67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试卷,历史,训练,综合,山东省
  • cover
2024-2025高三历史综合训练(3)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复合式建筑、大量的石斧等磨制石器,发现了较多储藏粮食的大型陶瓮和陶罐、大量堆放的猪骨。据此可知,此时() A.生产力有一定发展B.私么有制度已经产生 C.部落出现权贵阶层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2.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营建东都洛邑,即“宅兹中国”。这一事件是对夏商以来的“王者居中”观念的继承。据此可知() A.“天人合一”观念萌芽于西周初年B.西周统治中心转移到洛邑地区 C.铭文“中国”具有朦胧的疆域意识D.营建东都源于发展经济的需求 3.唐太和三年(829年),河南,河北诸道频年水患而饥荒四起,江淮诸郡所在丰稔,但因地方官吏的遏籴(米禁)而南北“米价悬异”。太和八年(834年),朝廷严令地方官吏“许商兴贩往来,不得止遏”,这使得南方米谷源源不断北上,淮南一带米价慢慢涨了起来。朝廷的这一举措() A.促成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平衡了南北方经济差距 C.维护了长途贸易的发展D.增强了地域间经济联系 4.清朝统治者来自山海关外,其发祥地长白山并不是中原士人熟知的名山。康熙帝称“朕细考形势,深究地络,遣人航海测量,知泰山实发龙于长白山也”。康熙帝意在() A.增强政权认同B.奠定疆域基础 C.笼络中原士子D.促进满汉交流 5.如表为1843-1848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统计表(单位:银元)。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 茶 生丝 量(干磅) 值(千元) 量(千磅) 值(千元) 1843 17,728 - 1,787 - 1844 70,477 18,900 5,087 4,200 1845 80,194 25,240 12,935 6,300 1846 84,016 19,330 18,746 5,900 1847 76,688 19,890 18,487 6,900 1848 75,954 12,910 22,376 3,900 A.努力融入国际市场B.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C.外贸呈现半殖民性D.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6.图1为1922年《大公报》刊载的《女子参政协进会宣言》中强调的入会目的。这表明该组织() (一)推翻专为男子而设的宪法,以求女权的保障 (二)打破专以男嗣为限的袭产权,以求经济的独立 (三)打破专制家政的教育制度,以求知识的平等 图1 A.致力于女子参政权的普及B.认识到妇女解放具有综合性 C.推动了男权社会走向瓦解D.旨在动员妇女参加国民革命 7.1938年,傅斯年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概念,并阐述道“即如我辈,在北人谁敢保证其无胡人血统,在南人谁敢保证其无百粤苗黎血统。”1939年,顾颉刚在昆明《边疆周刊》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并收到不少讨论文章。这些做法旨在() A.巩固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域和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 C.增强中华民族主权和疆域意识D.批判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 8.图2为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分布示意图。图中外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图2 A.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中国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D.国家出于政治和战略的考量 9.1963年,《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在阶级斗争中站稳阶级立场,把全部身心献给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在任何岗位上都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