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 单元名称 课时名称 课标要点 重点难点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2.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1)一个“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2)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3)两个“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4)三个“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1)一个“根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2)三大“工人运动实践”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3)两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到科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的成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经济条件 ①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②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3)技术:英国手工工场和工人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生产技术的进步。 2.成就 (1)棉纺织业成就: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2)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3)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①成就: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②作用:蒸汽机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交通工具: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 (5)完成: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条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2.成就 (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产生。 (3)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4)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1)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 (2)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3)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组织形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出现了垄断组织。 3.阶级结构:工业资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