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459

2.11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日期:2025-10-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18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1,先民,智慧,创造,一课,一练
  • cover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某名胜有一副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这副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 A.大禹陵 B.古运河 C.都江堰 D.苏轼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取题干中的“河渠大书秦守惠”和“揽全蜀山水秀”等信息,可以作出正确判断。 2.都江堰市街头有一尊李冰父子雕像,他们得到人们尊敬的原因是(  ) 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太守时,清正廉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因为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因此有这样的荣誉。 3.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写道:“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若去游览都江堰,应到(  ) A.四川 B.湖北 C.云南 D.陕西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蜀郡在现在的四川。 4.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称赞它“世界各地无与伦比”。它建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商朝 D.西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 5.都江堰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该水利工程主要有哪些功能(  ) ①军事 ②防洪 ③灌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等多方面的作用,与军事无关。 6.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修建的 B.位于成都附近的长江流域 C.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工程修建中,主要采取堵截方式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都江堰建成之后,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7.铜钟的用途是(  ) A.煮食用的餐具 B.作战用的武器 C.贵族在祭祀、宴会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D.酒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故选C。 8.李乐看到下图的乐器时,立即脱口而出它的名字。它是(  ) A.古筝 B.锣 C.鼓 D.编钟 【解析】选D。图片中的乐器为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9.据专家介绍,战国时的编钟不仅能够演奏出古今中外各种乐曲,而且音色优美、和谐动听。这说明(  )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制造工艺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B.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C.音乐具有相通性,任何民族的乐曲都能用其他民族的乐器演奏出来 D.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制造工艺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内容的含义,编钟既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种乐曲,可见其功能之强,而且音色优美、和谐动听,可见其水平之高。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 么。修建者是谁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 材料二 图中人物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 (3)根据材料二,该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如何评价这项水利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搜集整理历史有效信息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图片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注意答案要全面,它既防洪又灌溉。第(3)题可在第(2)题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从都江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