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爱上运动,阳光成长 二、适用年级 小学三至六年级(可根据学生年龄调整活动难度) 三、课时 1课时(40分钟) 四、设计理念 以“体验式运动游戏+生活化健康认知+情感共鸣”为核心,通过无多媒体的实体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趣味运动中感受身体活力,在同伴协作中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联,培养主动运动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遵循小学生具象思维特点,用实物道具、肢体语言和情景模拟替代屏幕展示,确保城乡学校普适性。 五、班会背景分析 (一)学情特点 1. 身心发展需求: 6-12岁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期,大肌肉群快速发展,需通过运动增强体质 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约15-20分钟),需通过高频互动维持参与热情 2. 现实问题: 校园调查显示: 42%学生课间仅进行静态活动(如发呆、写作业) 58%学生认为“运动很累”,更倾向电子产品娱乐 31%学生存在跳绳/跑步等基础运动技能不达标 (二)教育价值 1. 帮助学生建立“运动=快乐”的正向认知 2. 培养团队协作与抗挫折能力 3. 渗透健康生活方式启蒙 六、班会目标设定 (一)认知目标 1. 说出至少3项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跑步让心脏更强壮”“跳绳能长高”) 2. 识别久坐/久视屏幕对健康的危害(如肥胖、近视、精神不振) (二)能力目标 1. 掌握2种简易室内运动方法(如深蹲、平板支撑、亲子互动操) 2. 能设计每日运动计划(含课间、放学后时段) (三)情感目标 1. 激发对运动的兴趣,消除“运动=痛苦”的偏见 2. 增强班级凝聚力,体验合作运动的快乐 七、班会准备 物资清单 类别 物品名称 数量 用途说明 运动道具 短绳、长绳 短绳每人1根,长绳2根 跳绳比赛、多人协作跳大绳 毽子、沙包 各5个 传统游戏体验 瑜伽垫、小哑铃(矿泉水瓶替代) 瑜伽垫4张,矿泉水瓶20个 力量训练展示 认知教具 人体器官模型(心脏、骨骼) 1套 讲解运动对身体的作用 “健康天平”对比图 1张(A3) 展示运动与久坐的生活方式对比 记录材料 彩色卡纸、马克笔 每人3张 绘制运动计划表 奖励物品 运动贴纸、小红旗 若干 小组积分奖励 (二)环境布置 1. 教室空间规划: 桌椅靠墙摆放,中间预留20㎡活动区域 黑板分区:左侧画“运动能量树”,右侧贴“健康天平”图 2. 氛围营造: 窗台摆放学生自带的运动装备(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 播放轻快的运动背景音乐(如《健康歌》《阳光总在风雨后》片段,用录音机播放) 八、班会流程设计 第一阶段:趣味导入———唤醒身体(8分钟) 活动1:身体探秘之旅 1. 教师演示: 手持人体心脏模型提问:“同学们知道运动时哪个器官最‘忙碌’吗?”(引导观察心脏跳动演示) 敲击骨骼模型:“跑步时,我们的‘骨头朋友’会变得更坚固哦!” 2. 互动游戏:我说你做 教师喊出身体部位,学生用最快速度做出对应运动动作: “大脑”→摸头深蹲(锻炼反应力+下肢) “心脏”→原地高抬腿(模拟心跳加速) “眼睛”→左右转头(放松肩颈) 获胜标准:动作准确且有创意(如“膝盖”→模仿小兔跳) 设计意图:通过具象教具和肢体游戏,将抽象的健康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身体体验,激活课堂氛围。 第二阶段:认知建构———运动的力量(10分钟) 活动2:健康天平大讨论 1. 对比展示: 出示“健康天平”图:左侧画运动场景(跳绳、踢球),右侧画久坐场景(看电视、玩游戏) 提问:“哪边的小朋友更容易生病?哪边的小朋友更有活力?” 2. 小组辩论: 辩题:“运动累还是久坐累?”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言: 久坐组:“久坐后脖子酸、眼睛疼” 运动组:“跑完步出一身汗,感觉很舒服” 教师总结:运动时身体短暂累,但能让我们更健康;久坐看似轻松,却会带来很多隐形危害。 活动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