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5255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12.3滑轮课件(2个嵌入视频)(42页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81429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2024,八年级,下册,12.3,滑轮
  • cover
滑轮 第3节 第十二章 简单的机械 (人教版)八年级 下 01 新课标要求+课标解读 这部分新课标里面虽然没有单独做一个说明,但是它却是承接杠杆与机械效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滑轮是特殊的杠杆,生活中用途也极为广泛,所以还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02 学习目标 1. 了解滑轮的结构 2. 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3. 掌握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受力分析 4. 掌握判断滑轮(组)中绳子段数的方法 5. 掌握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绳子的缩短量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6. 了解轮轴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 03 课堂导入 瘦子哥为啥帮不了忙? 就这个小东西,让我来吧 好!让你来 看我分分钟 ...... 你咋上来了? 卧槽 救我 04 定滑轮和动滑轮 轴 轮 槽 滑轮也是一中机械,其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旗杆顶端的滑轮 04 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过程中,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该滑轮叫定滑轮。 04 定滑轮和动滑轮 和物体一起被提起的滑轮 使用过程中,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该滑轮叫动滑轮。 吊机的动滑轮 04 定滑轮和动滑轮 04 定滑轮和动滑轮 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滑轮也挺硬的),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不变的点转动,那么这个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 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 杠杆 O 05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动滑轮能省力(肯定就费距离),定滑轮不省力也不额外费力,那么是不是就没用了啊?那么他们还有其他的特点吗?理论和实际是不是有所区别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使用定滑轮是否省距离(或费距离)? (3)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 (4)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单个动滑轮提起物体时,物体上升的高度是绳子伸长量的一半)。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可得:2F拉=G动+G物+G绳+f(这是实际生活中使用单个动滑轮的情况)。 05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由实验得:不论是向上移动还是向下移动,对于动滑轮来说绳子移动的距离都是动滑轮移动的距离的两倍且G物=2F拉。 06 滑轮组 如果既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又需要省更多的力、单独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06 滑轮组 不同的滑轮组 06 滑轮组 观察这两幅图,动滑轮上所连接的绳子的情况不一样的。 绳子与动滑轮连接的多少我们成为段数(股数),也就是动滑轮上有几根绳子(一般用字母 n 来表示),那个勾勾也算动滑轮上哦,分析的时候注意不要漏掉。 从前面的视频里面我们可以知道物体上升的高度与绳子的长度变化量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实验得到他们的关系: 06 滑轮组 此图中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段数n=2,动滑轮上升的高度是绳子拉升量的一半,放上重物得到的结论依旧成立,且可以得出:h绳=nh物,由于物体和绳子变化的等时性,故:v绳=nv物 06 滑轮组 此图中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段数n=3,动滑轮上升的高度是绳子拉升量的三分之一,放上重物得到的结论依旧成立,且仍可以得出:h绳=nh物,v绳=nv物 06 滑轮组 F1 F2 G物+G动 3F1 3F1=G物+G动 2F2 2F2=G物+G动 对滑轮组中的动滑轮受力分析(跨过滑轮的绳子拉力相同) 这两种情况均为平衡状态下且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分析; 在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力时(G动=0),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G物+G动 06 滑轮组 对滑轮组中的动滑轮受力分析(跨过滑轮的绳子拉力相同) F1=G 2F2=F1+G动 2F3=G动+F2 2F=F3+G动 F1=G 2F拉=G+G动 2F1=F阻 2F拉=F阻 这个虽然在分析的式子上不考虑G动,但实际上动滑轮的重力会影响拉力的大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