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语文 十堰市2025届高三年级五月份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何尊‘宅兹中或'的铭文很好地解决了7.C【解析】A.“作者始终将深沉的情感贯穿于古今 这一难题”错,从材料一“在文献中,除了称成周为 沧桑变化对比的叙述中”错,应是“作者将深沉的情 ‘中国‘中土”的表述看,是有关文献中的“中国” 感贯穿于对南宋的悲剧命运的叙述和文天祥的民族 “中土”解决了这一难题。 气节的表现之中”。B.“突出崖山的战略位置”错,没 2.B【解析】A.“既表明读者的认知局限”错,两个疑 有这个作用。D.“以文天祥的视角来表现陆秀夫的 问是提醒读者注意。C.“把表示‘或者'的‘或’借来 悲壮行为”错,应是“以全知视角来表现陆秀夫的悲 表示国家的‘或’诙谐地表达出来”错,应为“把表示 壮行为”。 国家的‘或’借来表示·或者’的·或’诙谐地表达出8.①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1分)②前者说明文天 来”。D.“生动”错,用“目前出土”来限制“史料“没 祥的民族气节有若君臣共赴国难的深厚基础,(1分) 有这种效果。 后者说明文天祥的大义凛然让敌人肃然起敬,动了侧 3.A【解析】B.“夏、商、周均以·中国’自诩”说法错 隐之心:(1分)这种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天 误,材料一中“周人对夏商王朝政治传统的认同和继 祥爱国忠贞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1分)(意思对 承”是成周“中国”说体现的超越族属政治秩序的传 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承,这并不意味者夏、商也以“中国”自诩。C.“‘國' 9.①面对张弘范的劝降,文天祥以《过零丁洋》诗表达 是‘国'的本字”说法错误,“國”和“国”是繁体字与 对国家的忠诚。②面对南宋军民死难的惨状,文天祥 简体字的关系,不是假借关系,因此无所谓谁是谁的 欲蹈海以为国尽忠。③面对张弘范的利诱,文天祥以 本字。D.假设关系表述绝对化。 伯夷、叔齐为榜样,坚决不事二主。(每点2分,意思 4.①材料一:直接引用古文献内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增加了学术文章的严肃性。②材料二:用现代语言表 10.CFH(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 述引用的内容,通俗地交代相关背景,增加了文化普 得分)】 及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正确标点:即如种子初出,纵牛羊践害之,生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意一尽,不复更茁 5.①在西周或更早时期,“中国”已是一个文化概念,春11.D【解析】文中的“爪牙”是褒义词,指得力的助 秋时期,“中国”已完全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华夏”的 手;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属于贬义词,指党羽、摺 异称,成为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②何尊铭文 凶。B.“始速祸焉”的“速”是招致的意思。C,两处 中“宅兹中或”,意思就是我们安居在中国这片土地 的“第”都是副词,只、只是。 上,代代相传,“中国”成为华夏儿女对自己安居之邦12.C【解析】“有了志向,自然能够取得上下各方而 认同的最具典型代表的汉字。(每点3分,意思对即 的信任”错,缺少了“真积力行之功”(认真地去积 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累,努力地去践行)这一条件。 6.A【解析】“崖山难以承载曾发生亡国之战的沉重13.(1)有稍微懂得从外面学来武艺的士兵,心中对所 历史”错,作者只是描述崖山形势的巨变,并未表达 学技艺有困惑却不能融会贯通,自已依凭先前学到 或寄寓这层意思。 的武艺就认为很好了。(“外习”“化”“以为”各」十堰市2025届高三年级五月份适应性考试 分中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