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7637

湖北省部分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42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北省,部分,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
  • cover
湖北省部分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二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当下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泛戏剧形式;从小剧场戏剧到山水景观戏剧,从沉浸式演出到互动式游戏,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甚至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并影响剧情的发展。这些泛戏剧形式打破了观演分离的审美界限,将戏剧与娱乐融为一体,模糊了戏剧的边界。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类泛戏剧探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戏剧。 严肃戏剧的上乘演出,必然是在剧场,或者类似于剧场、能够形成肃穆表演场域的空间中,有有形或是无形的舞台,始终保持着使观看者足以产生审视、思考、审美共情的相应距离。不能想象《雷雨》演出时,观众跑到舞台上给繁漪喂药吃,对经典戏剧来说这样做岂不破坏了应有的氛围? 在今天,经典的文本内涵、舞台演出的规范性与规定性依然是戏剧审美不可或缺的因素。罔顾剧场的集中性和原剧规定情境的尖锐冲突,以随机的路线、偶然的遇见、惊讶乃至惊悚的感觉作为卖点,违背了冲突集中化、人物典型化、舞台演出规范化以及观众审美对象相对一致的戏剧之本质属性。因此,尽管以《不眠之夜》为代表的一系列结合了文旅、游戏等娱乐方式的演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可以视其为依托严肃戏剧经典而进行的改良与探索,但最好不要将其归类于严肃戏剧,否则反而招致戏剧专业人士的否定,影响其发展。 戏剧的特性之一,是演员演戏、观众看戏的二元共生。演员与观众一定要构成适当的审美距离和空间阻隔。但是,一些泛戏剧模式试图完全消解观演之间的距离,在这些作品中,观演关系的互动尺度非常难以把握,不但失去了观众欣赏戏剧中情节冲突张力、演员表演张力的恰当审美距离,有时甚至会造成观众尴尬无奈的窘境。 甚至有些舞台演出重视环境营造,忽视剧本,特别强调观演关系的同构,体现出重场面、强互动、弱剧本或无剧本的特征。曾有一部外国作品,演员到观众席中随意找了位年轻女孩亲吻,若非提前安排,一般女观众很难在众目睽睽之下配合其观演合一的自然主义表演。这些演出破坏了观与演之间的审美距离,从本质上是对严肃戏剧的破坏性解构,是对戏剧艺术的割席。 (摘编自谢柏梁《戏剧属于剧场 边界不容模糊》) 材料二: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媒介演变,丰富多样的演艺新形态在不断出现:沉浸式剧场、旅游剧场、景观戏剧、全息剧场、环境式戏剧、游戏剧场等。这些新演艺形态,其特征并没有溢出戏剧的边界,而是在推动戏剧艺术不断发展。 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在其著作《空的空间》里这样说:“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可见,戏剧的核心要素是扮演,戏剧中永远不能取消“角色当众表演”这一实际性内容。我认为,只要满足此核心要素,就可以称之为戏剧。 新演艺形态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以强沉浸式的体验感、高度的参与感,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为基础,构成了区别于剧院、音乐厅等传统演出场馆的“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