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8223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33页)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8594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协调,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33页
  • cover
(课件网) 稻鱼鸭共生系统 稻鱼鸭共生系统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有的地方还发展为稻鱼鸭共生系统。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代表是贵州省从江县。稻鱼共生系统的代表是浙江省青田县。稻鱼鸭共生系统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什么优点? 5.2协调人地关系与 可持续发展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析人地关系的演变。(区域认知) 2.联系区域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分析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综合思维)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提倡可持续消费,生产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实践力) 4.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人地协调观) 课 程 标 准 核心素养目标 人类社会 环境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反作用于 作用于 人地关系 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 2 3 4 谋求人地协调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1 2 3 4 谋求人地协调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阶段 原始文明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适应自然时期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基本无环境问题 崇拜、恐惧和依赖 举例:朝拜太阳神 1 2 3 4 谋求人地协调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阶段 农业文明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利用、改造自然 水平提高,农耕和灌溉技术发展 对抗性增强,局部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思想科学萌芽 1 2 3 4 谋求人地协调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阶段 工业文明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征服自然 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类试图称为环境的主宰 1 2 3 4 谋求人地协调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阶段 谋求人地协调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后工业文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 达到较高的水平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 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含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发展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生产活动。 2012年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我们希望的未来》 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 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2000年 《千年宣言》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015年 联合国发展峰会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 长远的发展,不能杀鸡取卵。 坚持发展,而非放弃或减慢发展。 【发 展】 社会系统 (含人口、科技) 人的管理调控 生态系统 (含资源) 经济系统 生活废弃物 环境资源 物质产品、资金等 劳动、科技等 生活废弃物 环境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