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8991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7015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历史,图片,试题,湖北省,信息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三)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山东滕州市的北辛遗址”“遗址早期年代为公元前5875年”“晚期遗存年代在公元前4550 年一公元前4350年间”,结合黄河流域距今约7000~5000年前进入仰韶文化时期,故D项正确。距今约 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为黑陶,A项与仰韶文化时 期特征不符。“多元一体”符合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但材料信息仅涉及一个史前遗址,无法得出这一结 论,B项错误。社会不平等现象出现于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C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西汉末年,刺史监察职能逾越“六条问事”。这反映了刺史不断扩大行政权力,由监察官 向地方行政长官转变,故A项正确,D项错误。“逾越故事”强调刺史行为违反旧制,未提及其权力扩张被 制度认可,故“合法化”不成立,B项错误。“妄为苛刻”表明其监察行为严酷失当,属于滥用职权,而非正确 履职,C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作为商品,只限于交换必需的生活资 料和生产资料,布帛等实物取代货币,故市场极其萎缩。自然经济化,是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一大特 点。由此出现材料所述的评论,故A项正确。田庄与坞壁其实是合二而一。和平时为田庄,战乱时田庄 的周围筑起高墙,以防范外敌骚扰抢掠,便成了坞壁。坞壁是自然经济与依附关系的产物。在汉魏之际 社会动荡时,田庄与坞壁数量庞大,B项错误。汉魏之际国家与大族豪强依附民大增,导致自耕农数量大 减,C、D项不符合史实。 4.【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南宋时期,客户规模扩大,在户籍中居主导地位,反映了租佃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 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上户和下户、主户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判断阶级矛盾的呈现状态,B项错误。 “客户”不是“自耕农”,“下户”以“自耕农”为主,占有田产的“下户”日益减少,反映了自耕农阶层规模缩 小,C项错误。占有田产的“下户”日益减少,而没有田产的“客户”呈现增多的态势,反映了土地兼并程度 的加深,说明人们仍视土地为重要的财富,这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中满族以汉语为通用语言,未体现语言融合,A项错误。材料现象有利于满汉民族关系的发 展与改善,B项夸大后果。材料仅体现出汉语成为满汉通用语言,而非满族统一语言,C项错误。语言是 交际的工具,清初汉语成为满汉通用语言,体现了满汉民族关系的发展与改善,故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铁路修筑权属于资本输出(如投资、经营权),而非直接的商品倾销,A项混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 排除。材料明确提到清政府认为通过退让可“极酬报之义,尽友邦之谊”,幻想俄国会因此亲近、帮助中 国,直接反映其错误认知,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其他列强态度,且此时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矛盾 集中于自身利益,非反对俄国扩张,C项错误。《时务报》作为维新派喉舌,其批评本身即体现知识分子的 救亡意识,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而非“国人”整体的认知问题,此选项偏离重点,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分析可知,材料诏书可以为民国 疆域提供文字史料,故A项正确。材料提到了五族共和,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内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三)第1页(共5页)■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三) 历史答题卡 姓 名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 班级 注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准考证号 意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 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