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9662

中考物理复习基础过关力第六讲运动和力第3课时机械运动课件(41页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038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考,ppt,41页,课件,机械运动,课时
  • cover
(课件网)  基础过关 第二 力 第六讲 运动和力 第3课时 机械运动 知识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 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 (nm)等。 换算关系:①十进率:米、厘米、毫米;1 dm=10-1 m,1 cm= 10-2 m; ②千进率: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 1 km= m,1 mm= m,1 μm= m,1 nm= m。 米  103  10-3  10-6  10-9 (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 ①认清刻度尺的 、 和 ; ②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 ,不 能倾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不可斜视,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 到 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 和 组成。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紧贴  平行  垂直  分度值  数值  单位  测量  真实  多 次测量求平均值  秒(s)  60  60  3 600  (5)时间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钟、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知识点2 测量平均速度 (1)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应选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该物体 叫 。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位置  参照物  相对  快慢  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3.6  vt  路程  时间  直线  不变  不相等  平均速度  知识点4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 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 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例1图 A. 14 mm B. 145 mm C. 500 mm D. 50.0 mm D 解题思路:善用自己身体部分作为参照,如食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 cm。 练习图 A. 0.1 cm B. 3 cm C. 0.3 m D. 1 m B 例2:小明同时用两把尺测量一个小物件的长度,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 数,A尺的读数为 ,B尺的读数为 。比较结果,可以判断用 尺测量更精确。 例2图 解题思路:读数前要弄清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测量长度时需要进行估 读。 3.75 cm(3.74~3.76 cm均可)  3.7 cm(3.6~3.8 cm均可)  A  [练习]如图甲,物体A的长度为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 是 cm;图丙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s,停表读数 是 s。 3.20  2.50  0.1  110  练习图 A. 向西加速 B. 向东加速 C. 向西减速 D. 向东减速 例3图 C 练习图 A. 飞行的客机 B. 两岸的高楼 C. 行驶的游船 D. 流动的江水 B 核心考点3 平均速度的测量 例4:木块从如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 块的平均速度。 例4图 (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 实验次数 木块质量/g 运动距离/m 运动时间/s 1 100 1.000 0.8 2 150 1.000 0.8 3 200 1.000 0.8 4 250 1.000 0.8 v 1.25 m/s  例4:木块从如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 块的平均速度。 (3)请归纳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 。 无关  例4:木块从如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 块的平均速度。 例4图 [练习1]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 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 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练习1图 刻度尺和 停表  刻度尺  停表  滑块运动到斜面底端的 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