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1129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80728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统编,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一个性质: 两个时期: 两个矛盾: 两大任务: 两大主题: 四条线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 清政府(1840-1912)→南京临时政府(1912)→北洋军阀(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反帝反封建 追求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近代化史。 侵略史———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探索史———仁人志士不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 近代化史———发展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 抗争史———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社会生活城市化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救亡图存 半殖民地,指在政治上丧失了部分独立自主权;经济上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文化上表现为“西学东渐”。 ———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历史的进步 中外历史刚要上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目 录 01 鸦片之源———战前中英的形势 02 鸦片之伤———战争过程与条约 03 鸦片之思———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 CONTENTS 鸦片之源 ———战前中英的形势 第一幕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所发动的力图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毒品鸦片。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战争溯源 思考:战争的起因为什么是鸦片? 中国 出超 英国 入超 生丝、瓷器、茶叶 工业品 茶成为英格兰人普遍喜欢的饮料,而英格兰作为当时工业界、殖民界的超级强权,不遗余力地控制它必需的原料生产,却惟独没能控制茶叶生产。喜欢茶要付出代价,随着茶叶进口量剧增,而且全以白银支付,英格兰白银流失严重,开始寻找能平衡贸易赤字的商品,终于找到了他们种在印度殖民地的鸦片。 ———彭幕兰S.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顺差 逆差 白银外流 19世纪30年代中国白银外流情况示意图 对华鸦片输出使他们平衡了50多年以来持续的对华贸易逆差,……不但扭转了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还有大量盈余可换成白银运出中国。 --《中国经济史研究》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年度 英国输华 中国输英 中对英贸易 总值 总值 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 2915 219 0619 (+) 99 7704 1795-1799 537 3015 579 9722 (+) 34 6957 1830-1833 733 5023 995 0286 (+)261 5263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等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英国 中国 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鸦片贸易 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这种贸易状况,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需要是尖锐对立的。于是,英国商人便开始利用鸦片这种特殊商品,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李侃《中国近代史》 学习聚集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和其他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 晚清危局 1.战争溯源 白银外流严重 鸦片走私的兴盛 破坏英国的 贸易平衡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思考: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