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91737
7.2《秦腔》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9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秦腔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
学年
,
统编
,
高中
《秦腔》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课前解析 《秦腔》是贾平凹的一篇散文,被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文章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八百里秦川上人们与秦腔的深厚情感,展现了秦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从主题上看,作品不仅是对秦腔这一艺术形式的礼赞,更是对黄土地上朴实民众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体现出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艺术特色上,作者运用质朴文字,采用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对秦腔的描写与对秦人生活、性格的刻画紧密相连,同时融入大量陕西方言,增强了文章的地域色彩和文化气息 。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本文有助于提升其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深化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作者质朴且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风格,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民俗场景,积累陕西方言词汇,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思考秦腔与秦地文化、秦人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文章中描绘的秦腔艺术之美、秦地风情之美,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审美感知。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深入理解秦腔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体会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对秦腔与秦人、秦地关系的阐述;赏析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陕西方言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理解秦腔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通过描写秦腔所传达的对生命、文化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探究能力,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传承文化之美。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收集与秦腔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预习任务,如让学生查阅秦腔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等,思考秦腔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如小鼓、快板等,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学生准备 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思考。尝试收集身边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如家乡的传统艺术形式、风俗习惯等,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第一课时 1、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贾平凹及其创作风格,梳理文章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析文章中对秦腔演出场景的描写,体会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秦腔经典选段《三滴血》,同时展示秦腔演员化妆、表演的图片,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服饰、妆容、动作,倾听独特的唱腔,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听体验中,大家对秦腔有了怎样的初步印象?”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秦腔是陕西地区的传统戏曲,被誉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它以高亢激昂、粗犷豪放的风格,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今天,让我们跟随贾平凹的笔触,走进八百里秦川,领略秦腔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秦地的风土人情。”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通过多媒体展示贾平凹的简介,包括他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等。重点介绍他作品中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废都》《浮躁》等作品,帮助学生对作者有更全面的认识。 (2)讲述文章的创作背景,强调贾平凹对家乡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秦腔这一地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辽宁省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5-15)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四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05-15)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5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2025-05-15)
9《说“木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5-15)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5-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