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2000

27.故事二则 课件 (共42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7383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故事,二则,课件,4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这篇课文包含两个小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看到这两个题目,你也许会问:扁鹊是谁? 他给谁治病? 最后怎样了? 纪昌向谁学射? 他是怎样学的? 他学会了吗? 让我们到文中寻找答案吧! 课文导入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7 故事二则 侯 诸侯 王侯 肤 hóu fū 皮肤 肌肤 拜 拜见 拜年 bài 扎 扎针 扎营 zhā 髓 骨髓 精髓 纪 suǐ jǐ 姓纪 纪昌 剂 汤剂 剂量 jì 标 目标 标准 biāo 纪昌 纪 jǐ jì 纪律 扎 zhá 挣扎 zhā 扎针 zā 包扎 今天,我们来学习《故事二则》。这两则故事写了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扁鹊和蔡桓侯 纪昌 扁鹊治病 原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他善于运用四诊法:望、闻、问、切,被尊为“医祖”。 扁鹊 走近人物 扁鹊 古代四大名医 李时珍 张仲景 华佗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 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 发展。” 点出扁鹊的身份是医生 病在皮肤上 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知道蔡桓侯有病,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 起因 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 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 显示自己的高明!” 你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傲慢 自以为是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病在皮肉之间 病到肠胃里 经过 第一次 不相信 很不高兴、不理睬 非常不高兴 第二次 第三次 病在皮肤 病在皮肉 病在肠胃 固执己见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说明扁鹊已经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救了,更加反映出扁鹊的医术高明。 时间 病在 治法 第一次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皮肤 热水敷可治 皮肉之间 扎针可治 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可治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结果 说一说: 是什么导致了蔡桓侯的死亡呢? [解释] 讳:忌讳。 疾:疾病。 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从《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听从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你怎样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蔡桓侯:骄横自负、不听劝告。 扁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 《扁鹊治病》通过写扁鹊几次要给蔡桓侯治病,均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 ,学会 。 主题概括 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防微杜渐 纪 昌 学 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 纪昌 j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起因 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 经过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可以看出纪昌片刻也不敢耽误。 纪昌第一次是怎样练习眼力的?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意思是:有相当的造诣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 睁大眼睛,死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