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3452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4249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纲要,中外,2019,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从东德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十课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占区宣告成立,到1950年,民主德国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了战前的水平。1951年,民主德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民主德国工业总产值(不包括建筑业)就占了全民经济成分的78.9%。 二战后,东德的社会生产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和发展? ◎民主德国首任总统威廉·皮克和总理奥托·格罗提渥 一、走向东德的苏联模式 1948年前后,东欧其他国家也都开始按照苏联模式改造本国政治经济体制……… ———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成就: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二战后,苏联模式下的苏联取得了哪些成就? 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1945-1950年),其目标是重建被战争破坏地区,使工业和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然后把国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四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冷战背景下把军事工业继续置于突出的地位。到1950年,苏联的工业建设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领域取得令人曝目的进展,恢复和新建了6200个大企业,建成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进行了首次核武器试验,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増加73%,其中重工业产值增加1倍多。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了什么问题? 【思考】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了什么问题? 1948年前后,东欧其他国家也都开始按照苏联模式改造本国政治经济体制……(匈牙利)经济建设上,重工轻农,突击式发展重工业,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的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在“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口号下,通过制定和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多年计划,打破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的原有平衡,集中发展重工业,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一、走向东德的苏联模式 1928-1986年苏联工农业结构关系变化(%) (王跃生《苏联经济》,北京大学-出卷网-,1989年)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回顾】苏联模式有何特点和弊端? 苏联模式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 Q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Q2: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Q4: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丧失主动性和活力 Q3: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 一、走向东德的苏联模式 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 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 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政治 农业 工业 【思考】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说法? 二、探索与改革困境: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非斯大林化”成了赫鲁晓夫上台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个主要标志。 ———陆南泉《60年后再评赫鲁晓夫的改革》 【任务一】赫鲁晓夫为“去斯”采取了哪些措施?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 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干部终身任职,实行轮换制、任期制; 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提倡种植玉米。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政治 农业 工业 二、探索与改革困境: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