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3778

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72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南省,期中,答案,试卷,历史,考试
  • cover
长铁一中 2025 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科试题 时量: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 半坡遗址的围壕外有氏族墓地。出土的石器包括石锄、石铲、石刀、石磨盘和石磨棒; 发现的动物遗骸被鉴定出有家猪;在一件陶罐内发现了炭化的栽培粟粒。这表明半坡先民 A. 从事个体家庭式劳作 B. 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C. 已进入农耕定居生活 D. 粮食储备技术成熟 2. 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中写道:“ 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 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3. 唐朝依据 “ 四善 ” “ 二十七最 ” ,将官员考课等级分九等。“ 四善 ” 包括:德义有闻、清 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 则根据部门职掌不同,对官员才干和政绩提出 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官员考核 A. 形式灵活 B. 奖优汰劣 C. 程序严密 D. 标准详备 4. 中国篆刻艺术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忠实地记载了汉民族的发展历程,也客 观地记载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发展脉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A. 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 B. 为古文字学研究提供动力 C. 是民族学研究的珍贵史料 D. 记录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5. 如表内容是安史之乱中各方将领的民族构成情况。下表反映了 反叛唐朝 安禄山 粟特族(中亚古代民族) 反叛唐朝 史思明 粟特族(中亚古代民族) 支持唐朝 哥舒翰 西突厥(别部) 支持唐朝 高仙芝 高丽人 支持唐朝 李光弼 契丹族 A. 唐代民族交融更加深入 B. 安史之乱属于少数民族内战 C. 少数民族控制唐朝军队 D. 粟特族成为反对唐朝的主力 6. 19世纪 60年代,湘军、淮军开始装备西洋火器。清末新政时,各省编练新军20余万, 热兵器取代了刀矛弓箭。1919年,各地新式陆军已增至 138万,其装备不断推陈出新。 1924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双方武器装备已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由此反映出,这一时期 中国 A. 国际地位提高 B. 参加一战推动了军事力量的飞跃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军事发展的背后是军阀势力膨胀 7. 下图漫画描绘了根据地人民群众募集二十万双草鞋慰劳红军的情景。漫画由两幅画构成, 下面一幅文字为 “ 我们要求这样结实长大的布草鞋” ,上面一幅是人民群众踊跃上交二十万 双草鞋的热闹场面。据此可以得出 A. 新革命理论成效得以显现 B. 农村小农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C. 革命统一战线凝聚力增强 D. 中共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8.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 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 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该方针的提出 A 体现我国要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B. 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正确方向 C. 说明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标志着国家开始实行 “ 科教兴国” 发展战略 9. 17、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展开了激烈地批判,并以理性为根基, 提出了一系列国家社会学说。据此可知,这一思想解放运动 A. 彻底地否定了君主制度 B. 使人们获得宗教信仰自由 C. 推动了理性思维的产生 D. 追求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10. 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 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撒、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这反 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A. 推动古巴比伦王国扩张 B. 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 C. 影响后世两河流域国家 D. 是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 11. 1918年至 1920年,大流感席卷全球,期间美国死于流感的人数约为67. 5万人,关于大 流感的起源,美国媒体众说纷纭,有“ 西班牙流感说” “ 俄国流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