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3945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4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19049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45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声声慢 ———李清照的小窗幽记 李清照(1104-1155),宋代女词人,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自号易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作者简介 人生经历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31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29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婉约派” (1)婉约派:作为中国宋代词坛的一个重要流派,婉约派以婉转含蓄著称。 (2)特点:该流派的作品多聚焦于描绘男女情感,结构精巧而细致,音韵悠扬和谐,语言流畅而清雅,展现出一种柔和的美感。 (3)代表诗人:包括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以及李清照(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等。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易安体 题目解读 声声慢,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声声慢·开元盛日》 声声慢 声声慢 《声声慢》,我们先从“窗”慢慢开始说起…… 场景导入 文笔挑战,请接下句! 窗作为一种观法 Interpret Culture in Architectural View 语言学家Yasunari Ueda认为在各国语言中,窗这个词的形成与窗本身的功能分化和概念的形成有关。它的词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风之眼,洞口和眼睛。 社会学家Geory Simmel认为窗户有两个基本含义,首先它是一条以观看为目的的视觉路径,其次是建筑内部和外部之间建立的单方面联系。 窗与“取景框” 窗,建筑构件之一,用于墙壁中的空洞部分 窗字最早为“囱”,《说文解字》中:“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象形。窗,或从穴。”远古先民的穴居在屋顶开口,既可以采光又可以进出,起到门的作用,有行为属性。 中国传统美学中,窗是“取景框”,可以显景,本身亦成为“景”。窗与生活场景有关,是感受世界的媒介。 窗的透过与反射 塚本由晴:“人们透过窗边集结的风景或经过调整的要素带来的行为,融入有窗的风景时,遵循着自身以外已存在的旨意和道理,并感受窗带给人们的接触世界的想象力。当沉浸在这些想象当中,消弭了人与世界的界限,体验与世界融合的诗意氛围。像这样不仅符合现实的条件,同时又带给人诗意的特质,正是窗超越时空的本质。 “窗”在《声声慢》里面 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初读文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 )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qī zhà huán zhǎn cuì 声声慢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1 怎样入愁 3 为何而愁 2 如何写愁 本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1.戚戚: 2.乍暖还寒: 3.将息: 4.敌: 5.憔悴损: 6.怎生得黑: 7.次第: 8.怎一个愁字了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