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023

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0749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1.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陶潜,字元亮,友人私谥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中国东晋至南朝宋时期士大夫与诗人。 陶渊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在东晋初年权倾一时,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已家道中落。陶渊明早年历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官职,但每次任期都不长,后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黑暗,繁文缛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决心归隐,躬耕维生。 其文学成就:wikipedia 陶诗风格平和淡远,浑然天成,语言平易流畅,较少雕饰造作,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其五等。 陶诗往往以隐逸生活和人生苦短为主题,善于歌咏田园生活,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所写的田园风景闲静和穆,超尘脱俗,几乎“篇篇有酒”。 散文方面,代表作有自传《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辞赋方面,最著名的有抒发田园生活之乐的《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生前和身后90年间,其作品默默无闻,几乎亡佚。之后,仅钟嵘在《诗品》中列为中品。陶渊明逝世百年后,萧统(南朝梁昭明太子,主持编选有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陶渊明诗文并编纂成《陶渊明集》,是为我国第一部文人专集。萧统亲为陶集作序,《陶渊明集序》高度赞扬陶渊明人格与作品。自此,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一集伟大的作品才得以面世。 其生平事迹:wikipedia 出生至归隐: 陶渊明约生于365年,为陶逸独子。少年时好读书习琴,曾修习儒学;二十岁左右时丧父,家道中落。393年,陶渊明因家境贫穷,出任江州祭酒(主管教育之官);因不堪仕宦生活与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倨傲,仅仅几个月后就辞职。后来陶渊明受召为江州主簿(秘书兼管文书之职),并未赴任。399年陶渊明赴京口任镇军将军刘牢之的参军。翌年五月,陶渊明再度辞官,冈村繁推测他是为了逃避因孙恩之乱爆发而起的战事而辞官的。 401年,陶渊明赴江陵,于荆州刺史桓玄幕下任职。同年十一月,陶渊明母亲孟氏去世,他第三度辞职回到浔阳,为母亲服丧三年。404年服丧完毕,出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翌年三月,刘敬宣辞任江州刺史,陶渊明亦暂回故乡,同年八月,陶渊明受族人提携,出任距故乡柴桑县约50公里远的彭泽县县令,原本打算做满一年,十一月,同父异母的妹妹于武昌去世,陶渊明借此机会提出请辞回乡。 陶渊明有五次任官与辞官的经历。叶嘉莹认为陶渊明可能有过政治理想,但他步入官场后却逐渐发现追随的军阀并不可靠,不能助自己实现理想,又目睹了官场的贪腐,最终毅然辞官归隐。 归隐后: 从此廿余年,陶渊明拒绝一切官聘,一心务农隐居。他拥有数处田产,而且有僮客协助他耕作。408年,陶渊明家中失火,旧屋尽毁,遂移居浔阳城南郊的南村。陶渊明和当地官员有所交游,与王弘、殷景仁、颜延之结识,交往密切。415年,陶渊明开始和颜延之结交,翌年颜延之即离开浔阳。418年,陶渊明曾拒绝江州刺史王弘的求见,后来王弘通过陶的好友庞通之与陶渊明相识,此后两人常有来往。王弘对陶渊明物质上多有照顾,时常资助或赠送酒。 当时陶渊明与周续之、刘遗民齐名,同称“浔阳三隐”。陶渊明在晋末时曾被朝廷征为著作佐郎,但没有上任。420年,刘裕篡晋,陶渊明对东晋的倾覆感到痛心,出于对刘裕的不满,他诗文中不用刘宋的年号,只题甲子纪年。424年,陶渊明与路过浔阳的颜延之多次相聚。426年,陶渊明拒绝江州刺史桓道济邀请出仕,亦谢绝了桓道济的馈赠。427年,陶渊明在故乡去世,享年63岁。 旧知回顾: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