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节课的位置(或课时安排)及前后内容的关系 (二)本节课内容介绍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与学习方法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流程图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 (二)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与环境布置 (一)教学资源准备 (二)教师或学生准备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新课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新课教学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新课教学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效果检测设计 九、总结与反思 种觉醒: 鸭片战争后,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两次战争: 鸭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 《虎门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1839年 1840年 1842年 1843年 1844年 1856年 1858年 1860年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 四项侵权: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通商主权 司法主权 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四大变化: 向西方学习 开始自救运动 英 国 确立君主立先制 开展工业革命 军事实力强大 侵略扩张 中 国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小农经济占主体装夤落后:军斋废弛 闭送锁国 条约 内容 影响 割地(香港岛) 破怀中国领士主权 赔款(2100万) 加重人民经济负担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 打开中国东南门户 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五口通商章程》 ▲领事裁判权 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中国贸易主权 《望厦条约》 “巡查贸易” 破坏中国领海主权 《黄铺条约》 居住传教权 列强在华▲租界前身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