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235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420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
  • cover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全面内战爆发的背景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 通过阅读教科书,提炼概括国民党政权在人民解放战争前期和后期统治的具体表现。通过梳理国民党政权违背民意的表现,分析造成其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3.通过梳理材料,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相关努力。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认识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史实中的因果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上面的这首七律诗是毛泽东所写,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时期写的吗?具体描写的是那一个战役呢? (二)新课环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两种命运 材料1: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 ———1945年,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2:抗战结束之后,民主宪政不容再缓……当此长期抗战胜利结束的时期,正是建国大业开始的机会……只要是在革命建国的最高原则三民主义不至动摇,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法统不致紊乱的前提之下,一切问题无不可以推诚相与,方能求得合理合法的解决。 ———1945年,蒋介石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 材料3: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已经觉悟,保障中国前途的唯一途径,是消灭国外国内一切束缚他们自由自主的势力,亦唯有顺着中国人民自己的愿望,中国方可由衰败转为兴盛,软弱变为强有力。二十世纪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 1946年) 师: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何去何从?分别从共产党、国民党及民主党派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生: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民主党派:建国主张是从民主自由的理念出发,呼吁建立一个“自由自主的国家”。体现了当时国民向往和平建国、自由民主的心声和努力。 2、重庆谈判 (1)背景 师:此时的蒋介石采取了哪些具体策略呢?大家请看PPT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