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964

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三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774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25年5月份期中检测试题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给地方总督写了大量泥版书信,命令他们:征收椰枣、谷物、芝麻、皮毛服装,上缴征收的货币,清理运河,查办官员贿赂,审理经济纠纷,协助调兵等。汉谟拉比此举旨在 A.推动商贸发展 B.加强地方管理 C.维护奴隶主权威 D.尊重地方差异 2.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了和亚欧大陆上的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强化统治的措施。这表明文明发展具有 A.多元性 B.统一性 C.联系性 D.阶段性 3.罗马创造了同盟体系、行省制度和庇护制度,广泛输出罗马文化,把被征服地区的人,特别是社会上层与罗马统治阶级紧密联系在一起,获得了被征服地区的支持。据此可知,罗马帝国维系统治重视 A.军事征服 B.文化融合 C.地区自治 D.政治控制 4.阿拉伯人伊本·西那的《医典》在12~17世纪一直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花拉子密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曾长期是欧洲大学的教科书;白塔尼的《萨比天文历表》多次被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征引。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A.兼收并蓄领先于世界 B.推动了欧洲科学的发展 C.开启了近代科学大门 D.搭建了东西方交流桥梁 5.15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叶,诺曼底是法国从事捕鱼业、海洋贸易和探险最活跃的省份。商人和君主积极赞助寰宇学家对世界进行重新绘制,大部分制图师同时身为船商、领航员或探险家。这主要是由于 A.航海技术进步 B.全球航路开辟 C.冒险精神驱动 D.科学理论突破 6.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后“建立在商业获取增产价值基础上的帝国一般都是海洋帝国,也就是说都不是在地图上连成一体并作了相应标识的面,而是很多由线条连起来的散乱的点,其主要剥削机制是交换和贸易”。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西班牙开采美洲金矿 B.荷兰组建东印度公司 C.葡萄牙开展奴隶贸易 D.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 7.在谈到启蒙运动时,某学者指出:“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喧闹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该学者认为启蒙运动 A.重在批判传统思想 B.阶级立场分歧严重 C.具有共同思想追求 D.旨在构建理性王国 8.法国马赛地区,1789~1813年工业产值减少了3/4,1807~1811年长途邮船从330艘减少到9艘,1789~1811年制造业产值从5000万法郎跌落到1200万法郎,同期人口从12万减少到9万。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技术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B.社会动荡阻碍工业发展 C.交通方式影响经济发展 D.贫富分化导致人口减少 9.1830年开始,英国改革斗争进入决战阶段,当时中等阶级改革派动辄就能组织起数十万人的盛大群众集会,有极大的号召力。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 B.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C.阶级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10.表1为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其中①②③分别为 表1 A.欧洲 中国 印度 B.欧洲 印度 中国 C.印度 欧洲 中国 D.中国 欧洲 印度 11.图1为19世纪某思想家关于理想社会的主张。该主张 图1 A.肯定了“理性至上”原则 B.体现了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