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目 录 CONTENTS 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 2 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重点:化学方程式意义及正确书写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 能够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而且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地把这些化学反应表示出来呢? 课堂导入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一、 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探究新知 观察思考5-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 思考:分写上述3种方法的优缺点,你认为表示方法最好? 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国际不通用 不方便,不能体现出物质的质量关系 简明表达化学反应,并体现出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和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的右边表示生成物,反应条件标在等号的上方。 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常见的反应条件还有点燃、高温、催化剂、一定条件等。 用“↑”或“↓” 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化学方程式 加热:对物质的升温,常用“△”符号代替 点燃: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催化剂:具体名称 高温:达到一定的温度(>600℃) 只有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生成物中的气体才能用气体符号 在溶液中只有在反应物中没有固体参加 生成物中的固体才能用沉淀符号 2.意义: (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微观粒子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粒子数目之比 2 : 1 : 2 相对质量之比(2×2) : (1×32) : (2×18) 物质质量之比 4 : 32 : 36 2H20 + O2 2H2 通电 === 3.读法: (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2)微观读法: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3)质量读法: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H20 + O2 2H2 通电 === 二、 化学方程式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以客观事 实为依据 1.书写原则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式 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2.书写步骤: 在短线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短线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在短线的上方注明反应条件,同时注明生成物的状态 第一步 描述反应事实 第二步 配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相应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数字,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把短线改成等号 写 注 配 等 【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配平化学方程式? 2.配平时,为什么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 数字? 3.怎样确定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4.怎样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已配平? 展 示 自 我 H2O H2 + O2 通电 左 (短线连接) 右 反应物化学式 生成物化学式 以水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例 写 注 2 2 配 等 ↑ ↑ 多识一点 在P+O2———P2O5中,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右边的氧原子数是5,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前面配上系数5,在P2O5前面配上系数2。 P+5O2———2P2O5 式子右边的磷原子数是4,左边的磷原子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系数4。 4P+5O2———2P2O5 式子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并标明反应条件。 4P+5O2 ——— 2P2O5 最小公倍数法 观察法 S + O2 SO2 点燃 C + O2 CO2 点燃 C + O2 CO 点燃 2 2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