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中共一大的内容,国民大革命的过程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通过史料研习,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史料研习,全面、客观地认识在时空变化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不断探索。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一百秒看党的一百年》。 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力求达到“凝神、起兴、点题、得法”的目的。本课从视频《一百秒看党的一百年》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变化的是足迹,不变的是初心,有利于本课的顺利推进。) 新知学习: 从北京到上海———追寻新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 图1 教师设问:这幅图片反映了当时北京的什么事件?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追问:那么,五四运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122页第2—3自然段,梳理五四运动的过程。 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势阶 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口号 (过渡)为什么五四运动的中心会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呢? 材料二 据统计,上海的工厂工人在党成立前夜有230000到250000人,约占同时期全国工厂工人1022488人的22%—24%。 ———赵亲《一九二一年以前上海工人阶级状况》 教师设问:为什么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过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于是,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 图2 真理的味道 教师引用故事。 教师设问:他为什么没有察觉自己吃的是墨汁呢? (过渡)在他忘我的、不懈的努力下,《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终于问世了。 图3 《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封面 材料三 1920年5月,陈望道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问世,初版共印了1000册,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书名因印刷所排字工人疏忽被印成《共党产宣言》。9月,为了满足读者强烈需求,《共产党宣言》推出第二版,再印了1000册。 ———据求是网 教师设问:《共产党宣言》译本的多次再版说明了什么呢?结合教材,概述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过渡)由此可见,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中共一大内容 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材料四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指出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奋斗目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过渡)为了更好更快实现新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便开始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 表1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工人罢工 时间罢工主体罢工原因1920年2月三新和上海两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1920年2月河南印刷工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1920年4月香港机器工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1920年8月苏州振亚线公司职员要求改善工人待遇1920年10月南昌烟业工厂工人要求加薪1921年5月汉口人力车夫反对车行加租的罢工 ———据项立岭《试论中国工人运动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材料五 1922年9月初,党组织先后派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