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5647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8次 大小:1682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任务,统编,纲要,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习目标 1. 了解国民党在全国的建立及其性质,辩证看待国民政府的十年统治; 2. 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确立及其意义 3.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及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认识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 1. 观看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9-15集。 2. 准备好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和配套地图册,边观看边做记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它在财经政策和税制改革以及在与列强各国修约谈判中所取得的进展。关税自主的初步实现,厘金的废除与统税的征收,都有利于提升民族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与列强各国的修约谈判……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知识拓展】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孙中山在1924年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求得中华民族自身的解放;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关于民权主义,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主张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要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关于民生主义,孙中山确定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最重要原则,反对地主、资本家“操纵国民生计”。不久,孙中山又将“平均地权”归纳为“耕者有其田”。 1.结合材料和教材P128-129,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统治取得的成果(提示:政治、经济、外交等)? 材料:浙江吴兴县一地主给浙江省政府的呈文(1934年):窃自民国成立以来,军阀日事战争……苛征杂税,既未蠲除,而赋税加增,不顾人民之负担力,视人民如草芥寇仇,日在水深火熟(热)之中,而政府尚日日高谈民生主义……名为训政,实行专制,是以民人敢怒而不敢言,民隐何能上达,又何所谓民权主义 ———转引自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 材料:“国民党在这十年中就埋下了它最后垮台的根子”。那些象征“山河一统”的“宁汉合流”、“东北易帜”,用以标榜“独立自强”的“修约运动”,以及南京等大城市中的所谓近代化建设成就,无非是一些自欺欺人者给“黄金十年”(1927-1937)找来的“虚面子”罢了。———胡绳 2.结合材料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统治存在的问题?(提示:政治、经济、外交等) 【学习任务二】 3.结合上图和教材P129-130,梳理列举历史巨变后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道路新探索的相关史实 材料:井冈山内部:“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中共中央:瞿秋白:革命形势是高涨的;在全国实行总暴动。 李立三: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它的头脑。 共产国际:斯大林:不要多长时间,中国革命就可以重新回到大街上来了。 罗明那兹: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了“新高潮”,共产党人有必要运用持续不断的武装暴动政策……直接把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 4.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材料中说明什么问题?结合当时形势,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哪里? 【学习任务三】 5. 梳理并说出长征线路图,并思考如何理解“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 材料: 一组数据看长征: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15天用于打仗,200多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中央红军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出发时,中央红军8.6万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4位战士壮烈牺牲,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长征途中,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而他们的年龄平均不到30岁。———新华网 一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