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文明印记 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wēi’é)、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jú huáng)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 . . .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瞻仰_____ ②(wēi’é) _____ ③矗立_____ ④(júhuáng) _____ (2)文段中的“雄”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查_____部。 (3) 文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 . . zhānyǎng 巍峨 chùlì 橘黄 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纪念碑的高大。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油画《国际歌》以纪念碑式的构图手法,描绘了七位烈士顶天立地的形象。 B. 这首诗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生动展示了诗人渴望掌握科学真理的坚强意志。 C. 从大的方面来说,“长安三万里”不是帝王将相创造的丰功伟绩,而是唐代诗人及其诗篇共同开创的盛世华章。 D.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永垂不朽,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 D . . . . . . . . . . . . . . . .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0分) ①影壁是院落的“序言”,是设在大门里面或者外面的墙壁,与大门组成建筑物的第一个空间。因此,影壁也叫照壁、萧墙、影壁墙、影背墙,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通常有一字影壁、座山影壁、撇山影壁等形制。故宫中的影壁分布在以内廷区域为主的各个院落中,是汇聚我国古代工匠建筑智慧与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②故宫中的影壁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宫殿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影壁上精美的壁画、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颇为华丽。 ③故宫中的影壁同其他影壁一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保护隐私、点缀空间、调节气流等方面。 ④位于宫门内的影壁可阻断无关人员的视线,使院落内的建筑空间与人员的活动不会被偷窥,保护了建筑内部空间及人员的隐私。此外,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如养心殿院落的入口处有一座影壁墙。该影壁墙是在养心殿内东北值房的东面山墙上直接雕塑建造而成的,是一面座山影壁,为养心殿增加了气势和庄严感。 ⑤位于宫门外的影壁,则有划定范围、指示道路的作用,同时实现点缀建筑空间的效果。如位于故宫中轴线区域的乾清门,其前面为广场,东西两侧有影壁。这两个影壁是从大门两侧的外山墙上直接各撇斜出一段,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呈八字形,属于撇山影壁。乾清门的撇山影壁形式在平面上避免了建筑整体布局的呆板,在空间上又形成凸凹有致的视觉效果。不仅如此,撇山影壁向外斜向延伸,实际上扩大了乾清门外的建筑使用空间,有利于宫廷人员开展活动。 ⑥故宫里的影壁还可调节外部气流。如位于紫禁城东部“南三所”大门外的影壁,其特点是平面呈一字形布置,属于一字影壁。由于该影壁的阻挡,风力引起的外部气流在进入建筑内部时,方向发生改变,因此一字影壁可以削减气流的冲击,提高建筑内人体的舒适度。 ⑦故宫中的影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镇物文化、礼制文化、祈福文化等。 ⑧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有限,把消灾纳福的愿望寄托于某个特定物件,该物件就是镇物。故宫里的影壁在造型、材质等方面都包含镇物文化内容。如位于东六宫的景仁宫大门内有一座石影 ... ...